比现在皇宫用的还要好,有点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觉。
贾母说:“再找一找,只怕还有青的。若有时都拿出来,送这刘亲家两匹,做一个帐子挂。下剩的配上里子,做些夹背心子给丫头们穿,白收着霉烂了。”
软烟罗是贾家四代之前的珍藏,在仓库放了近一百年了,大概快烂掉了,贾母随手就给了刘姥姥。贾母似乎忽然有一种领悟,她决定不再收那些东西了,这些东西不拿出来用,就变成了另一种荒废与糟蹋。贾母此时有种很奇怪的感伤,荣华富贵四代之后,她忽然发现当年舍不得用的东西都快发霉了。从创业到巅峰,她看到了繁华,也隐约感觉到繁华的无常。她觉得生命不能永恒,至少不要把好东西白白糟蹋了。这当然是在讲物质,可是精神世界也是如此。无常的生命那么短暂,为什么要去糟蹋这个生命呢?她好像在鼓励这些年轻的孩子们在大观园里好好过他们的青春生活,而她自己也在借此回忆很多。
“凤姐忙答应了,仍命人送去。贾母起身,笑道:‘这屋里窄,再往别处逛去。’”刘姥姥就念佛说:“人人都说大家子住大房子。昨日见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那柜子比我们那一间房子还大、还高。”刘姥姥一连串用了好几个“大”字来形容贾母房间的气派。乡下人从来没想到柜子那么大,那个空间比例把她吓了一跳,因为乡下人的房子很局促,都是矮矮的,而贵族家里的柜子确实有非常大的。巴黎的东方美术馆有一个明朝的柜子,比我们现在的房子都高。
“怪道后院子里有个梯子。我想,又不上房晒东西,预备个梯子作什么?后来我想起来,定是为开顶柜收放东西,若离了梯子,怎么得上去呢。”乡下人的梯子的功能就是晒菜,后来她才知道,这些大柜子、大仓库,没有梯子是上不去的。“如今又见了这小屋子,更比大的益发齐整了。满屋里的东西都只好看,都不知叫作什么,我越看越舍不得离了这里。”刘姥姥发现了另外一种美,虽然她连名字都叫不出来,可是越看越舍不得离开。凤姐就说:“还有好的,我都带你瞧瞧。”说着,“一径离了潇湘馆”。
刘姥姥逛大观园就是一样一样的慢慢看,见到的都是她生命里没有过的东西。刚才看到的潇湘馆只是开始,等一下会去探春、惜春、宝钗的房间。借着刘姥姥,我们才真正看到了大观园。之前,大观园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很抽象的符号,我们并不知道潇湘馆里面有什么?秋爽斋有什么?蘅芜苑里有什么?如果让我们用文字来描述自己住的房间,你不见得能讲清楚,可是用一个外来者的眼睛去打量可能会更清楚,因为在陌生的状况里,人的记录与观察是有细节的。这是一个很精妙的文学手法。
“远远的望见池中一群人在那里撑船。贾母道:‘他们既预备下船,咱们就坐。’一面说着,便向紫菱洲蓼溆一带走来。”紫菱洲这个地方是人工沙滩,旁边长了很多的蓼草,所以叫蓼溆。
“未至池前,只见几个婆子手里都捧着一色捏丝戗金五彩大盒子走来。”她们拿的是装食物的食盒,有点像现在的便当盒。“捏丝戗金”就是在朱色或黑色的漆地上,用针或刀尖镂划出纤细的花纹沟槽,再在沟槽里涂上胶,然后把金箔粘上去,就呈现出了金色花纹。“五彩”,是指上面有不同颜色的彩绘。
凤姐一看就知道,这是送早饭的盒子,忙问王夫人:“早饭在那里摆?”王夫人就说:“问老太太在那里,就在那里罢了。”王夫人一向是没有主张的,她底下有一个能干的王熙凤,上面有一个能干的贾母。贾母听见就回头说:“你三妹妹那里好。你就带了人摆去,我们从这里坐了船去。”意思是说你们走陆路到探春那里摆早饭,我们坐船过去。
“凤姐儿听说,便回身同了李纨、探春、鸳鸯、琥珀带着端饭的人等,抄着近路到了秋爽斋,就在晓翠堂上调开桌案。”秋爽斋就是探春住的书斋,里面有好几个房间,其中一个叫晓翠堂。
鸳鸯笑着说:“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日也得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