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做梦时看到的是“太虚幻境”,所以这四个字其实怎么换,都无所谓。
“众人笑的拍手打掌,还要拿他取笑时,刘姥姥觉得腹内一阵乱响,忙的拉着一个小丫头,要了两张纸就解中衣。众人又是笑,又忙喝他:‘这里使不得!’”皇帝赐的匾下面,怎么可以解手!你可以看到,作者绝对不是无缘无故安排这一段的,这里面有一种极大的悲哀。当这个家族败落之后,作者想起那些当年不能碰、不能冒犯的东西,忽然觉得其实有什么不能冒犯的?
刘姥姥要在那边上厕所,大家都紧张得不得了,“忙命人带了他东北角上去了”。带她去的婆子指给她地方,“便乐得走开去歇息”,所以刘姥姥一会儿才会迷路。“刘姥姥因喝了些酒,他的脾气不与黄酒相宜,且又吃了许多油腻饮食”,因为从生理上来讲,乡下人平常吃的是米面,连菜都很少吃,油就更少了,所以刘姥姥的脾胃就不舒服了。“因发渴多喝了几杯茶,不免通泻起来,蹲了半日方完。”年迈的人蹲久了,加上刚出厕所,被风一吹,“只觉得眼花头眩,辨不出路径”。
好,这是一个谜!这个谜是说,当一个人迷路的时候,他就会走到他应该去的地方。所以这个迷路,是作者故意安排的;因为迷路,她就走到怡红院去了。
刘姥姥“回头一望,皆是树木山石、楼台亭榭,都不知那一处是往那一路去的了,只得顺着一条石子路慢慢的走来。乃至到了房舍跟前,又找不着门,找了半日,忽见一带竹篱。刘姥姥心中自忖:‘这里也有扁豆架子。’”注意这还是从乡下老太太的角度在写,大观园里的竹篱是花障,种花的时候,为了让花藤攀援上去的;可刘姥姥还以为是乡下人种扁豆搭的竹架子。
“一面想,一面顺着花障去了,来到了一个月洞门进去。只见迎面忽有一带水池,只有五、六尺宽,石头砌岸,里面碧清的水流往那边去了,上面一块白石横架在上面。刘姥姥便踱过石来,顺着石子甬路走去,转了两个弯子,只见有一房门,于是进了房门。”我们看,这全是以刘姥姥的眼睛在看大观园,所以所有的匾额、对联都没有描写,因为她不认字。可是记不记得,贾芸这种读书人进来的时候,就会读匾额上的这些字。
进了房门,“只见迎面一个女孩儿,满面含笑迎了出来”。刘姥姥这时有些醉了,所以看到的东西似真似假。这正是《红楼梦》一直要讲的东西:好像是假的,却是真的;好像是真的,又是假的。刘姥姥笑着说:“姑娘们把我丢下了,要我碰头到这里来。”见那个女孩子不答应,刘姥姥就走上前,要拉她的手,结果“咕咚”一声撞到了板壁上。其实那是画在板壁上的一个女孩子,画得太逼真,刘姥姥误以为是真人了。
有很多学美术史的人研究过,结论是这是西洋画家绘制的凹凸面。因为这种画加了光影,使用了三度空间的透视法,所以画出来的人像是立体的,跟国画不同。
“细瞧瞧,原来是一幅画儿。刘姥姥自忖道:‘原来画儿有这样活凸出来的。’一面想,一面看,一面用手去摸,却是一色平的,点头叹了两声。一转身,方得了一个小门,门上挂着葱绿撒花软帘。”刘姥姥掀了葱绿底色上有小碎花的帘子走进去,抬头一看,“只见四面墙壁玲珑剔透,琴剑瓶炉皆贴在墙上”。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了这是宝玉的房间,因为他的房间架子上有琴、剑、瓶、炉这些摆设。“锦笼纱罩,金彩珠光”,把刘姥姥眼睛都晃花了,没有办法看清细节,“连地下踏的砖,皆是碧绿凿花,竟越发把眼花了”。我们知道过去讲究的人家铺的是有点像唐三彩的地砖,上面有凹凸的雕花。“找门出去,那里有门?”刘姥姥出不去了。
“左一架书,右一架屏。刚从屏后得了一门,才要出去,只见他亲家母也从外面进来。”刘姥姥好不容易找到个门,以为总算可以出去了,忽然看到她亲家母了。你看,作者写小说真是写到惊人。他完全没告诉我们,那边有个镜子。刘姥姥就有些奇怪,赶忙问:“亲家母!你想是见我这几日没家去,你找我来了。那一位姑娘带你进来的?”刘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