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当然很聪明,说:“不许给他钱。”

贾琏出来后,就跟林之孝商量,“命人作好作歹,许了二百两银子才罢。贾琏生恐有变,又命人去和王子腾说了,将番役、仵作人等叫了几名来,帮着办丧事”。王子腾是谁?就是王熙凤的父辈,九省统制。“番役”相当于现在警察局的人,“仵作”就是验尸官,帮着把丧事就办了。“那些人见了如此,纵要复办亦不敢办,只得忍气吞声罢了。贾琏又命林之孝将那二百银子入在流年帐上,分别添补开销过去。”就是用其他的支出充账,不让王熙凤发现。“又梯己给鲍二些银两,安慰他说:‘另日再挑个好媳妇给你。’鲍二又有体面,又有银子,有何不依,便仍然奉承贾琏,不在话下。”

“里面凤姐心中虽不安,面上只管佯不理论,因房内无人,便拉平儿笑道:‘我昨儿灌丧醉了,你别愤怨,打了那里了,让我瞧瞧。’”平儿轻描淡写地说:“没有打重。”正说着,忽然听说奶奶和姑娘们都来了,于是中断了她们的谈话。

我们回过头来看,在《红楼梦》四十四回中,发生了很多事。我们可以看到贾母是怎么处理的,王熙凤是怎么处理的,平儿是怎么处理的,李纨和宝钗又是怎么处理的,可最动人的还是怡红院中宝玉的体贴带给人的温暖。

所以《红楼梦》真正的主题其实是在这里,至于讲宝钗、宝玉的恋爱,谁嫁了谁,我觉得不是《红楼梦》的重点。《红楼梦》真正要讲的东西是生命,就是任何一个生命都不应该被糟蹋。甚至连鲍二家的上吊,作者下笔的时候其实都有悲悯,他在写每一个命运是如何不自主地走到自己无法控制的悲剧去的。所以也许用一个读佛经的心情去读《红楼梦》,很多东西反而读通了。

现在读完第四十四回,已经超过八十回的一半了,我一直很希望大家能够慢慢看到《红楼梦》最精彩的部分全是细节。而这些不管在改编的戏剧或电影中,都是看不到的。怎么去弄茉莉粉,胭脂怎么淘澄出来,它是《红楼梦》里最小的细节,可也是《红楼梦》最体贴的部分。因为他真的是用这个东西在体贴、靠近一个他关心的生命,所以我很希望大家看《红楼梦》时多读一点这种细节。

所以《红楼梦》有时候可以放在床边,变成床头书。很多人问我怎么看《红楼梦》,我说其实从哪里开始,从哪里结束都无所谓,每天看一段。你可能刚好今天翻开就看到平儿在化妆的那一段,你可以不知道前因、不知道后果,没有关系,可是那一段写得极好,这才是这个文学最迷人的部分。

【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很多根据《红楼梦》改编的影视作品,都会抓住宝黛钗之间的三角恋做主线,可读到了第四十五回,你会发现,这个三角恋只占了这本书非常小的一部分,不足以涵盖这么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如果一定要给这本书冠以一个主题,我想到的就是“青春”。

“青春”的主题在《红楼梦》里我提过好几次,最主要是基于宝玉、黛玉他们刚出场的时候,都是十二三岁的孩子。因为刚刚发育,对自己的身体其实很陌生,对别人的身体也充满了好奇,想要去探索,想要去接近。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就会看到《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都处在一种流动不稳定的状态。以十二金钗来讲,大概都是贾宝玉爱恋的对象。用今天粗俗的话来说,贾宝玉这个男孩子从小就有一点“劈腿”的习惯,很花心。可是我不这样看,我觉得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会仰慕与他不同的生命形态,用美学术语来讲,叫作“欣赏”。欣赏不是一种占有,我们会为一首乐曲感动,会被美丽的晚霞打动,可是你无法占有音乐和晚霞。我觉得生命里有一个部分是非常纯粹的,它就是被美打动了,所以在这样的状况里,我一直希望大家慢慢可以看到青春的某一种形式。

从成人的世界来看,有时候不容易了解这些男孩、女孩的行为。我有时候跟我的同龄朋友说,也许我们已经忘了自己的青春,其实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