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又转卖了,所以一定要亲生的父母出来。有不愿意回去的,再留下。

“尤氏等又遣人告诉了凤姐。一面说与总理人,每教习给银八两,令其自便。凡梨香院一应物件,查清记册收明,派人上夜。”戏班子散了,戏服、道具,都要登记造册,收到仓库里去。

后来,“将十二个女孩子叫来,当面细问,倒有一大半不愿意回家的:也有说‘父母虽有,只以卖我姐妹为事,这一去还被他卖了’;也有父母已亡,或被叔伯、兄弟所卖的,也有说没人可投的。也有说恋恩不舍的;所愿去者只四五人”。王夫人没办法,只好把她们分到各房去做丫头。“贾母便留下文官自使,将正旦芳官指与宝玉,将小旦蕊官送了宝钗,将小生藕官指与黛玉,将大花面葵官送了湘云,将小花面豆官送了宝琴,将老外艾官送与了探春,尤氏便讨了老旦茹官去。当下各得其所,就如放鸟出笼,每日园中游戏。众人皆知他们不能针黹,不惯使用,皆不大责备。”

可是这些学戏的孩子,从小学的是唱功、身段、表演。在舞台上演的是千金小姐,现在再让她们去做丫环其实很难。一个好的演员,身上会有一种贵气和娇气,第五十八回是非常精彩地在讲人从事过表演艺术后转行的为难。后来黛玉也好、宝玉也好、宝钗也好,都很疼她们,因为她们年龄小,又会唱戏,就不怎么让她们干粗活。我们说大观园本身就是一个青春王国,人在青春期的时候,对于年龄相差不多的人,会像对弟弟妹妹一样有一种关心。可是大观园里其他的妈妈们,就很讨厌这些唱戏的人,小时候常常听到长辈说“戏子无情”之类的话。

“其中或有一二个知事的,愁将来无应时之技,亦将本技丢开,便学起针黹纺绩女工诸务来。”做到这一点真有点难,这些从小压腿、吊嗓子的人,身体就有一种习惯。记得那次我随舞蹈团出国演出,因为辛苦,中间空出两三天到埃及去玩,可那天我从旅馆伸出头,每个阳台上都架了一条腿。我觉得很奇怪,他们说,筋不拉开的话会很不舒服,如果休息两三天,它就再也拉不开了。从小坐科的人,嗓音和身段都是每天要锻炼的。表演艺术是会上瘾的,到最后根本丢不开,因为艺术已经变成他身体的一个部分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接触过,以前老戏班子出来的人,举手投足都跟平常人不一样。我们说梅兰芳了不起,不只是指他在舞台上漂亮,平时的每个动作也非常优雅。以前我在戏剧系,学生们早上四点钟起来,练功、吊嗓儿两个小时,睡觉前点一炷香,眼睛跟着香头转。名角一上场,只用眼睛一扫全场就有碰头彩,就是因为那个眼神是练出来的。

这些学戏的女孩子后来全被赶走了,那些妈妈们不喜欢她们,王夫人也受不了女孩子的眼睛每时每刻到处乱转。过去的大家闺秀是不能随便看人的,可是戏剧表演一定要看人,你要跟观众有沟通,或者直接一点说,最好的演员要跟每个观众恋爱,哪怕台底下有两千人,一出场就能让全场都昏掉,那才是真正的高手。

为什么那时候的党政军要员都迷看戏迷得要死?因为那些演员从唱腔、身段到道白都漂亮得不得了。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见过任何一种人能像戏班子出身的人这么有魅力的,有时候七八十桌的酒席上,全是党政军要员,他们穿梭于其间游刃有余。因为过去的戏班子,经常要去唱堂会,完全靠看别人脸色谋生,所以他们能把与人相处的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我这里强调一下背景,你就知道芳官和她干娘吵架的缘由了,因为她们两个人的世界太不一样了,芳官内心的贵气和傲气没法消除,她心里的杜丽娘根本无法死去。

“一日,正是朝中大祭,贾母等五更便去了,先到下处用些点心小食,然后入朝。早膳已毕,方退至下处;用过午饭,略歇片刻,复入朝待中晚二祭,完毕方出。方退至下处歇息,用过晚饭方回家。可巧这下处乃是一个大官的家庙,此内比丘尼焚修,房舍极多极净。东西二院,荣府便赁了东院,北静王府便赁了西院。太妃、少妃每日宴息,见贾母等在东院,彼此同出同入,都有照应。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