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她能早些知道,事情是不是会不一样?她与谢誉,本来该是门当户对天造地设的一对。
没来由的,苏意凝忽然想起当年订婚之时,毫无征兆的谢家便派了人来提亲下聘。
苏意凝还以为是搞错了,半夜里谢誉从院子外头翻墙过来,半个身子挂在墙上,另一半还在墙外头,朝她龇牙咧嘴。
那时他才在春闱上高中,拿了一甲榜眼的好成绩。大殿之上,隆顺帝喜笑颜开地看着自己这个已经出了五服的侄子,问他想要什么。
谢誉说,他想要的,他自己会去争取。少年意气,挥斥方遒,惹得隆顺帝又是一阵开怀大笑。
后来,他确实去争取了,他想要的不过是同苏家的婚约。
被永安侯毒打了一顿,躺在床上三四天也没下得来。
但伤刚好,他又跑去求永安侯。
就这么求了打,打了求,来来回回七八次,永安侯终于熬不过他,松了口。
正式订婚那晚,谢誉的屁股还肿着,趴在苏意凝院子的墙头,用石头敲打着苏意凝的窗户。
同她说话。
“我没食言吧,我说过,咱俩永远天下第一好。”
“我娶你做媳妇,咱们就永远不会分开了。”
苏意凝红了脸,没想到他当年的那句戏言,竟是这个意思,直接将小石头扔给了他,趴的一下关上了窗户。
若是没有当年退婚的事情,若是他们能再坚持坚持,或许,他们永远天下第一好。
但很快,这个念头就打消了。
即便是她能早些知道,事情恐怕也无法改变。大梁以夫为纲以父为纲,女子在家听从父亲的,出嫁从夫。
婚姻之事,便是她想争取,苏澈执意要退婚,她也没有旁的办法。
除非她能抛弃一切,跟谢誉私奔。但是她不能,谢誉也不能。
所以即便是知晓一切,她和谢誉的结局,也依旧不会改变。只是,原本早已认命的心,又多了一份不甘而已。
也不知道他当时跪在自己的院子外头,却始终不见自己出来瞧他一眼,谢誉心中是否有怨恨。
应当是有的。
但是在后来无数个日日夜夜里,这份怨恨连同当年那些若有若无的旖旎情意,都随风消散了。
再见面,多说一句话,都怕会伤到彼此。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端午宫宴,苏意凝到底还是带了苏意如去。
忠勤伯府收到了两张帖子,苏澈和苏意凝各一张,他们分别带了郑氏和苏意如母女二人。
郑氏心思重,总想着多带苏意如来参加些王公贵族的席面,说不准她的婚事便能有着落了。
苏意凝也肯给她这个脸面,端午这日她穿的极为朴素,一身烟青色襦裙搭配白玉簪子,连耳饰都没戴。
倒不是她没有合适的衣衫首饰,只是这样大的日子,贵女们几乎都是盛装出席争奇斗艳的,她不是很想出风头,也不想引人耳目。
但苏意如毕竟出门参加如此重大的席面少,巴不得全场的目光都在自己身上,绫罗绸缎翡翠珠宝,一股脑的往身上堆砌,打扮的似一只花孔雀一般。
两人一个质朴一个招摇,走在一起时,倒显得苏意凝更像是苏意如的女使似的。
苏府的马车刚在宫门口落下,便引来了不少人的侧目,苏意如扫了一眼穿的还不如往日的苏意凝,皱了皱眉,仰着头骄傲地走到了前头。
郑氏在一旁提点她:“你等会少说话,也别吃东西,端坐着便好,做得多错的多。”
苏意如满不在乎,轻飘飘道:“我知道的。”说完,她便伸了伸脖子,朝着人群里看去,像是在搜寻什么人。
“你东张西望什么?”郑氏拉了拉她。苏意如没理,依旧伸着脖子朝着人群里看,想看看她等的那个人来了没。
苏意凝走在两人身后,步履稳重,珠钗不摇。对比起前面那对左顾右盼交头接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