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发让他们各自拿了钱,回自己屋去了。

大发媳妇问:“当家的,这次你们挣了多少钱啊?”

赵大发小声道:“一百三十七两。”

“啥?”大发媳妇震惊:“天爷哟,咋那么多啊?咱一年能挣个十几两都算好的了,”

赵大发道:“因为我们是月丫头介绍过去的,我又有经验,管事的就指派我去教从府城和其他县城来的工匠做桌子,再加上后来做的桌子多,几乎没有闲的时候,沈东家又额外让管事多给了些,所以才有这么多。

不只我们爷仨挣的多,其他做事的伙计也挣了不少。”

“沈东家真是好人啊。”

赵大发摇头:“没有月丫头,人家沈东家知道咱们是谁吗?咱们也找不到这个活计,更别说能一下挣这么多银子了。”

“对对对,要好好谢谢月月。”大发媳妇猛点头,问:“当家的,这钱咱放在家里能行吗?”

“明儿个先存钱庄,咱家这泥砖房也好多年了,孙子孙女也大了,到了说亲的年纪了,总得给他们准备屋子。

我打算盖青砖房,当然,咱们盖不了大山家那么大的,但盖个小一些的还是够的,屋子不用太大,这样有个七八十两也就够了。”

大发媳妇眼里都是向往,他们也可以住青砖房了。

赵大发端起碗喝了半碗水,道:“老婆子,你把钱收好,我去趟大山家。”

“可别空手去。”大发媳妇说完,又叹了口气:“大山家现在不同以往,咱们这点东西不知道能不能入他们的眼。”

“放心吧,大山一家不是那样的人,他要是有点钱就嫌弃村里人,也不会在村里建房子了,直接去县城买宅子不好吗?再说,咱送东西,让人家知道咱念着人家的好就行了。”

“也是,那你赶紧去吧,一会儿天黑了。”

赵大发应了一声,用篮子装了几样东西就出去了。

第165章收薜荔果

李有山一家坐在院子里乘凉,见赵大发来了,他连忙搬凳子让人坐下。

“大发哥啥时候从县城回来的呀?”

“今儿下午回来的,如今店里的活计没那么忙,我们就回来歇几天。”

李有山附和:“是啊,看你都累瘦了,是该歇歇。”

赵大发把篮子里的东西拿出来,两盒蜜饯,两包果脯,两坛酒。

李有山疑惑:“大发哥,你这是干啥?”

“这次我们父子三个能去县城做工,多亏了月月,去了县城才知道我以前的手艺跟人家好的木匠师傅差远了,我们父子不仅挣了钱,还学了不少东西,我们一家子心里都感激月丫头,这点东西是我家的一点心意,还望你们不嫌弃。”

“你这说的啥话,你要是不会木匠手艺,月月就是想让你去县城做工,你也去不了不是,咱都是一个村子的,你们一家子都是善良本分的,有这样的机会肯定会帮着争取。”

赵大发一家品行挺好的,打家具收费低,村里谁家有事,他们也是尽力帮忙,人心换人心,有这样的机会,自然愿意介绍给他们。

赵大发笑的憨厚:“不管怎么说,还是要谢谢你家月丫头,你家以后有要帮忙的地方,尽管说一声。”

“好。”

两人随后又聊起房子的事,直到天色擦黑,赵大发才回去。

……

夏日的雨,格外的多。

一场雨过后,林子里冒出了各种菌子。

不少人去山上采摘。

鸡枞菌,鸡油菌,还有木耳,蘑菇。

李晚月让李三栋去问问李掌柜和吴掌柜收不收这些。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告诉了村民。

村民们一听又有进项了,给的价格比笋子高了五倍,采的更起劲了。

只不过酒楼吃不下这么多,每家规定只收两斤。

不过采的木耳都可以送到李家,他们都收。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