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拿出十二两,先把家里条件不算好的这些亲戚朋友的钱还了。

家里条件宽松些的,以后再还。

----

稻花村李家

堂屋里,李晚月把谢晏的话说了一遍,李三栋很激动,他自然想出去外面见见世面。

这段时间跟着李晚月见了不少场合,人也比之前机灵了些,他想见见更大的地方。

李二湖说:“要不,大哥去吧,家里总不能只留下爹娘和妹妹,我留下照顾他们。”

李大川摇头:“还是二弟去吧,你比我聪明机灵,我连县城都没去过几趟,万一去别的地方闯了祸事就不好了。”

李晚月道:“放心吧哥,谢晏说了,他会跟当地的官员打招呼的,而且近一些的地方,也就一个月就能回来,我倒是觉得你们都该出去看看。”

李有山跟着点头,只要孩子想去,他是支持的。

李大川还是摇头:“马上要秋收了,我还是在家里做事吧,等以后没事了,我也可以带着爹娘,桂香和孩子去府城玩几天。”

李二湖一听,附和道:“那我也留下吧,你们几个要秋收,又要种土豆,还要做香皂,豆瓣酱,忙不过来,等闲下来,咱们一起去别的地方游玩。”

李有山道:“家里水稻不多,用不了几天就能收完,你们要是想去就去,不用顾忌家里。”

最后李大川和李二湖都决定留下,只有李三栋决定出去。

翌日,李三栋先去了县衙告诉谢晏他的想法,谢晏让他收拾好东西,随时准备走。

接着李三栋又去了柳溪镇。

教赵秀英做凉皮和料汁,又说可以用香料卤点肉,鸡蛋或者炸豆腐片,还有菜,夹在烧饼里一起卖。

马上秋收了,很多人为了补充体力,比较舍得吃。

还可以用料汁拌点凉菜,天气太热,爽口的东西会比较好卖。

赵秀英认真记下,她自然知道这方子的重要性,连忙保证不会让别人知道方子。

第193章秋收

李三栋又去了趟上湾村,问舅舅家想不想摆摊做生意,两家人都没做过生意,加之马上秋收了,没时间摆摊,所以就先推拒了。

李三栋就让他们想摆摊的时候,让人带个信去稻花村。

三天后,清风赶着马车来接李三栋。

在众人一遍又一遍的叮嘱中,李三栋踏上了人生中第一次远离家乡的路途。

----

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隔水风来知有意,为吹十里稻花香。

转眼,到了秋收。

金黄饱满的稻穗低垂着,是农民辛苦付出的成果。

李晚月家的水田少,种的稻子也就那三亩,加上赵文虎兄弟俩,两天就收完了。

用脱粒机轻松脱了粒,这次不用拉去晒谷场,直接在家旁边的空地上就能晾晒。

晾晒干了,还要进行舂米,脱壳。

当初李村长知道脱粒机后,又和村民商量,共同出资又做了一台,所以全村共两台。

李有山把脱粒机借给村民用,村民们拿些柴什么的答谢。

效率比用梿枷快多了,省时又省力。

李晚月一家收完了稻子开始种土豆。

家里稻子收完的人家,也跟着种土豆。

李村长兼理正已经跟大家说好了,这土豆红薯因为现在量不多,所以大家种的,都是帮官家种的。

所以种子免费给他们种,到了收的时候,官家按每斤五文钱收。

因为他们是第一批种的,所以给的价格挺高的。

一斤五文,一亩地大约能收两千三百斤,那就是大约十一两半的收入。

按十之一交税,交完税,他们还能剩十两。

天爷哟,一亩地就能有十两的收入,那要是种十亩地,就有一百两了。

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