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沈修文却直接成了天子近臣,且实权更大。

按理说以沈修文的能力和资质,就算要升职,也要再过个一两年,如今这么快就升了,肯定跟沈家这段时间左右逢源脱不了关系。

这个大舅哥因着妹妹沈瑾瑜的关系,看不惯他,刚好他也看不惯这个大舅哥。

京中动向谁都会仔细关注,他也不例外,前几个月突然出现什么旋转的桌子,接着又是什么香皂,象棋什么的,好像都是沈从文的妻子弄出来的。

还借此得了不少权贵的青眼。

更是跟长公主合作起来做生意。

这次南方洪灾,沈家捐了二十万两银子,说什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获得了不少百姓和官员的称赞。

他沈家铺子的生意更好了。

更是有不少权贵想要跟沈家结亲。

第204章谢正淮

他让沈瑾瑜回沈家打探情况。

可只是说这些是沈昱从外地寻来的,其他的也没打探出什么。

更没有给他们谢家合作的机会。

后来,有人奏报,安平县种出外邦的蕃芋蕃地薯一事,惹的朝堂沸腾。

因为其地方也在试种,可谁都没有种出来。

如今安平县却种出来了,还非常高产,得圣上重视,亲自派人去了趟安平县,并带回来数万斤的蕃芋蕃地薯。

他向韩大人询问才得知安平县的县令是他的儿子谢晏。

那些是谢晏的功牢。

那时韩大人看他的眼神,明显的嘲讽。

似是在说,做为父亲,连自己的亲生儿子在哪里任职都不关心。

令他很是难堪。

更别说谢晏还发现了水车和脱粒机,虽然不是谢晏做出来的,但发生在安平县内,也是谢晏的功绩。

圣上为此单独召见了他,赞他教子有方,他心里五味杂陈。

那个从小被他忽视,不被看好的儿子,一次次地让众人看到他的才华。

自己把所有的精力和心血都给了大儿子,可大儿子至今还无所成就,只考中了举人,连进士都没考上。

所以那些赞誉于他而言,就像是嘲讽。

因此,他更冷待沈瑾瑜,沈瑾瑜便更加用心地讨好他和大儿子,忽视谢晏。

如今沈修文能够升任尚书一职,怕是跟沈家前段时间四处拉拢巴结别人脱不了干系。

可是沈家得了好处,却把他们谢家忘在脑后,他们可是姻亲啊。

正想着,韩大人走到谢正淮面前,道:“恭喜谢大人。”

“多谢。”

韩大人走上前,道:“谢大人,你的次子当真是为了你们家挣来了荣耀。”

“韩大人这话什么意思?”

“谢大人不是心知肚明吗?此次太府寺少卿之位,有三位候选人,三人中,你的资质和经验,都不足以胜任这个位置。

是因为你的儿子谢晏对朝廷做出的功绩,不仅种出了高产粮食,更是发现了利民的农具,还配合徐知府的人缴匪,惩治贪官污吏,缴收了数十万两银子。

圣上高兴,觉得你教子有方,自然这些荣耀也会惠及你,可惜了,他当年若是留在京中,如今的成就绝对更高。”

这时沈修文也走到两人跟前,面无表情道:“圣上还要嘉奖阿晏,只是可惜,那么好的东西,最后要落到你们府里,看来我得劝劝圣上,把赏赐直接送到安平县才好啊。”

说完,他直接走了。

谢正淮气的脸色铁青,一个个的对他阴阳怪气。

他快速钻进马车,回府。

沈瑾瑜看到谢正淮脸色不对,问道:“这是怎么了?”

“怎么了?”谢正淮皮笑肉不笑:“你生了个好儿子,我高兴。”

两人到底生活了这么多年,明白他并不是真的高兴。

沈瑾瑜劝道:“老爷,阿晏他已经离开京城了,不会再和祺儿相对,你对他能不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