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舅母韩氏附和:“是啊,若不是阿昱,咱们夏季用冰都紧张呢,幸亏他给了法子,咱们今年夏季可是没热着。”

沈昱暗暗点头:还是二婶三婶懂他。

随后的话题,就是年轻小辈不感兴趣的事情。

几个年轻的小辈坐了不多会儿,沈昱就带着同辈的兄弟姐妹逛园子,挑选住的院子去了。

大堂里只剩下谢晏和几位长辈。

沈修文道:“阿晏,说实在的,这次舅舅这次能这么快升任尚书一职,还多亏了你。”

“舅舅是凭自己的本事,我一个小小县令,哪里帮的上什么。”

“你就别自谦了,还有你之前寄给我的图纸,关于修建堤坝的建议,当真是不错,我呈上去之后,所有人都觉得新奇,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提议,皇上也大加赞赏,并且下旨南方几个州府,尽量将堤坝修建成这种,且在河道流经处,又命人挖渠,以防再有堤坝承受不住水量时,方便将水引向无人居住的荒山中。”

谢晏笑着道:“舅舅夸错人了,我这也是别人指点的。”

“哪位高人啊?竟有这般才学?能否为我们引见?”

“过几日外祖母的寿辰,她会来参加。”

“那我们就等着了。”

沈老头道:“你们一路舟车劳顿,都先回院子歇着吧,总归要住几日,有的是时间说话。”

“是,父亲。”

随后让下人带他们去各院安置。

其他人走了,谢正淮和沈瑾瑜没动,谢晏知道他们有话要说,也坐着不动。

沈老头夫妇脸上的笑容淡了。

谢正淮看了沈瑾瑜一眼,沈瑾瑜道:“晏儿,你在信上提的想要求娶农家姑娘,可是认真的?”

“是。”

“你糊涂啊,以你的家世,怎么能娶一位农家女呢?门不当户不对,过不到一起去,旁人知道了,沈家和谢家都会被人耻笑。”

谢晏面无表情的看向她:“所以母亲在回信中说的,要亲自登门提亲是骗我的吗?故意为了拖延时间?”

“我只写了亲自见见那位姑娘,没说要上门提亲吧,再说了,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的婚事由我和你父亲做主,你想要娶一位农家女,我是不会同意的。”

谢晏冷笑:“母亲这个时候倒是关心我了,我需要你关心的时候,你在哪儿?”

“晏儿,母亲都是为了你好。”

“我自己难道分不清好坏吗?”

“行了。”沈老太制止:“阿晏,你去让管家准备晚饭。”

谢晏应声,起身离开。

沈老头盯着谢正淮,谢正淮道:“夫人,我去瞧瞧住处,让人收拾一下。”

等他离开,沈老太面带失望道:“瑾儿,我以为阿晏离开京城这几年,你会有所反省,有所长进,没想到你一点没变。

这么长时间没见到自己的儿子,你不关心他吃的好不好,住的好不好,辛不辛苦,张口便是反驳他的婚事,倘若今日是谢祺在外做官,长时间不见,你见到他是不是同样不关心他过的如何,而是直接指责他的不是?”

沈瑾瑜心里委屈:“他住这么好的庄园,人又没瘦,气色不错,一看便知生活的很好啊,相比起来,自然是他的婚事更重要啊。

父亲母亲,你们可知他要娶一位农女,堂堂太府寺少卿家的公子,探花郎,就算他如今只是个县令,好歹也是官身,断没有娶农女的道理。

如今正淮和大哥他们又都升了官职,二哥三哥也在朝堂,以咱们的家世,晏儿的才貌品性,多少京中贵女想嫁,晏儿就是离京太久,身边都是些粗鄙之人,才让他对一个农女上心,我若真答应他,他将来必定后悔。

我和正淮已经属意苏太傅的孙女苏语嫣,这次她也一同前来为母亲贺寿,只要给晏儿和语嫣相处的机会,晏儿肯定会喜欢上语嫣,对他将来的仕途也有帮助。”

沈老太无奈的摇了摇头,不过刚来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