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双和王秋来串门,见状也跟着挑。
挑了一下午,挑出三麻袋能用的。
随后用石灰水浸泡,为防止伤到自己,叮嘱清洗的人,用木棍搅拌,不要用手碰,浸泡过后用工具捞到竹筐上,再用清水冲反复冲洗。
洗过后,拿到后院棚子底下的竹架上晾着。
次日一早,李晚月去看,还是有些潮湿,不过味道已经小了很多。
可能晚上露水重,尽管在棚子底下晾着,也没有干透。
她让元宝和顺子在安全的地方放了几个火盆,几位嬷嬷用粗布,细棉布,有的单层有的双层,有的一层粗布一层细棉,缝了几个小口袋,用来做实验,看会不会钻毛。
没有用绒棉布做实验,先不说钻不钻毛,就说成本也太高了,根本用不起。
随后挑了些晾干的鸭毛塞进口袋里缝好。
拍打揉搓几个口袋,单层布料的钻出少量毛绒,双层的无论是粗布还是细棉,都没有钻毛。
可能是因为绒毛没有现代那种细腻,所以不容易钻。
试验过后,就让几位嬷嬷裁布,做出一床被子和一身衣服。
比做棉花的费劲,因为棉花可以铺好再缝,这个则需要缝好,留小口往里填充毛绒再封口。
做好后又试了试,穿着跑跳蹲,没见钻毛。
李晚月就和李大川带上东西赶着马车去了县衙。
荣阔看到做出来的成品,一脸惊喜,立刻把衣服穿自己身上试了试。
谢晏敬佩的看着李晚月,虽然相信她的能力,可心里还是忍不住的感叹,为什么她这么聪明?
她真的能做到。
而且动物毛发那么重的味道,她也能祛除掉。
这样一来,就算没有棉花,也不用担心受冻了。
荣阔笑着道:“县君的能力,在下也算见识到了,佩服。”
李晚月笑了笑:“荣将军过奖。”
荣阔问:“不知一个月内能否赶制十万件衣服和五万件被子?价钱方面好说。”
第223章下聘
李晚月凝眉:“这个……需要很多人手,因为收集,挑捡和处理这些毛绒比较费时间,大人不防让别的地方一起做。”
荣阔叹气:“这些也不过是总需求量的三成,西北和东北两处也需要不少,被子倒还好,衣物的话需求量更大,平日里训练什么的,常有损毁,总要备足替换的,我会让其他地方赶制的”
谢晏道:“荣大哥放心,我一定尽力让人做。”
荣阔拍了拍他的肩膀:“阿晏,我就不说谢了,明日我便启程去通知其他地方,让他们按县君的法子尽快制作,我留两人在这里,待做好一批后,让他们先行送去边境。”
谢晏应声,荣阔去找他的手下吩咐事情。
李晚月看向谢晏说道:“就算你让整个县的人来做,人手够,但是布匹和毛绒这些去哪儿找?”
“找商户,他们向来要做表面功夫,此事对朝廷助益良多,不会有商户不想同一份力。”
说着,谢晏看向李晚月:“晚月,你回去后告诉你们村长,村子里的村民若是想做,每天三十文,让他记好。”
“好。”
李晚月知道他还有事要忙,就直接和李大川回去了。
谢晏把人送出县衙后,立刻让书吏写了一份告示贴到城门处,又让衙差通知各镇亭长,让他们把管辖地的鸭毛鹅毛收集起来。
并让人根据李晚月带来的绒毛做参考,分别去其他镇教他们挑捡能用的毛绒,和清洗处理的法子。
随后让人请秦允亦前来。
秦允亦听说后,当即表示愿意从各地调货布匹,还会让交好的商家一起调送布匹,收集绒毛。
另一边,李晚月回去后,把事情告诉村长,村长立刻通知大家伙。
村民听到可以挣钱,自然高兴。
听说鸭毛鹅毛可以用,有的都想回家把自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