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晏让人送了一些烟花过来,李大川和李二湖把东西搬到院子里。

先放了一个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村民们听到动静,纷纷跑到院子里看。

李大川这才把其它的烟花点了。

大多数村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烟花,虽然很短暂,但也在心中留下震憾人心的美。

翌日,孩子们穿上新做的衣服,拿着个小荷包,到别家串门,拜年。

以往拜年的时候,能给一把自家炒的南瓜子就算不错了,可今年家家都摆上了糖块,香瓜子。

每个孩子的荷包都塞的满满的。

小兰小安几个孩子,穿着漂亮的绸棉绣花衣裳,头上戴着银簪,经过读书学习,几人的气质也随之改变。

给各自的爹娘磕了头,李大川李二湖各自给了压岁钱。

他们又随着李大川兄妹去了堂屋,给李有山夫妇磕了个头。

赵素英拿着红封,说道:“快起来,阿奶给你们压岁钱。”

“谢谢阿爷阿奶。”

几人上前,接过红封,薄薄的红封一打开,里面是两片银叶子。

他们的存钱罐又多了一笔收入。

李三栋和李晚月也冲着赵素英伸手,得了两个红包。

孩子们又行礼给两人拜年,李晚月同样给了每人两片银叶子,她可不能超过自家老娘。

正当李三栋要掏红封时,就听小桃悄声说道:“咱们别让三叔给压岁钱了,三叔要娶三婶了,还是让他省点钱吧。”

几个孩子顿时跟着附和。

李三栋好笑的看着几人,说道:“正因为还没娶三婶,我的钱还能自己做主,能多给你们点,等以后就是你们三婶给压岁钱了,她可不一定会给你们多少。”

“三叔,你这话可别让我们未来三婶听到,她会不高兴的。”

“就是,三叔这话就是在说三婶小气喽。”

李三栋说道:“放心,你三婶再小气,也比我大方,呐,给你们的压岁钱。”

几人接过一看,每人十文。

果然三叔为了筹办婚礼,钱都花完了。

忍着笑道谢。

热热闹闹的春节过完,春天也到了。

冬去春来,耕地播种,周而复始。

很快,到了人间最美四月天。

李晚月和谢晏的婚期近在眼前。

李家挂上了红绸,贴满了喜字。

堂屋桌子上摆着喜糖,喜果。

婚礼前一天,清风带来一位嬷嬷,嬷嬷约莫四十来岁,看上去颇有威仪。

清风介绍道:“县君,这位是张嬷嬷,以前曾在宫中侍伺过贵人,后来出宫后,便在一些大户人家做教养嬷嬷,我家爷特意请嬷嬷来为您明日梳妆,今晚就住在您家里。”

李家人面面相觑,好家伙,这么大阵仗,居然劳动宫里出来的人来梳妆。

嬷嬷客气的行礼:“见过县君。”

“嬷嬷客气了,有劳跑一趟,一路辛苦,请嬷嬷先去客房休息一下。”

“县君客气了。”

赵素英立刻带路,让人先去客房休息,并让青绮上茶点。

下午,同村同族的基本都来添妆了。

以前关系近的,添块床单就算不错的了,现在可不一样了。

因为李家,他们才挣到了钱,改善了生活,可不能只给一块床单了事。

虽然李家有不少好东西,但他们尽量买了些好东西做为添妆。

李双双添了一支银簪,有田家添了一对银手镯,铁牛家给了一对玉耳环……

就连李老头和李老太,也给了一支银钗。

傍晚,人们散去,赵素英红着眼拉着李晚月的手,千叮万嘱。

虽然这些话之前已经说过一次,但赵素英觉得那不算数。

“月月啊,以后出嫁了,就是别家妇,比不得家里自在,娘知道,你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