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把今儿挣的花完了,还搭进去不少。
两人坐着牛车往回走。
村口的老槐树,挂着一串串奶白的槐花芽,散发着清甜的槐花香,每年槐花盛开的时候,整个村子漫着香气。
村里的人都拿着家伙什摘槐花摘的不亦乐乎。
有村民盯着李晓桃几个孩子看了会儿,好奇问:“桃丫头,你这头发咋洗的?咋这么顺溜,看着水润润的。”
其他人也看了过来,还真是,以前头发跟枯草一样,现在咋这么好?
李晓桃边撸槐花,边笑着回:“二大娘,我小姑姑去县城的时候买的洗头水,可好用了,您看我这头发,已经跟以前大不一样了。”
“是吗?哪个店铺买的?要不少钱吧?”
“我也不知道,二大娘要是想知道,可以去问问我姑姑。”
“你姑在家不?”
“她去城里了,晚些时候回来。”说完,晓桃继续撸槐花。
不多会,传来牛叫声,李晓桃看过去,高兴的喊:“姑姑和三叔回来了。”
待牛车停下后,几个孩子快速围了上来,村民也围了上去。
这满满一牛车,上面铺了一层干草,不知道都买了些什么。
“月月累了吧,快坐树下歇歇。”一个婶子说话的同时,盯着她头发看。
另一个妇人也上前看:“月丫头回来了,哟,买了不少东西啊,看来是挣到钱了。”
李晚月被突如其来的热情吓懵了,听到这话,她笑着回:“婶子说笑了,不过是买了几个坛子回来腌菜用,又买了些糙米粗面,这才显的多,其实大多是空的。”
围着的人自然看到了车边上露出来的三个坛子,也就没再追问。
人群外的李三栋也一脸懵,见自家姐冲自己打了个手势,他立刻让人把牛车赶到家门口,一是东西多不好搬,二是怕太招眼。
去年收成不好,家家都过的紧巴,他家不能太高调了。
李晚月笑着问好:“婶子大娘们在这里摘槐花啊?”
“是啊,回去蒸槐花吃,月丫头,听晓兰说你买的洗头水特别好用,多少钱啊,哪个店里买的?”
李晚月这才明白,这些人突然的热情,她回:“婶子们,这是挺长时间以前买的了,我也忘了是哪家了,那时候买的东西我也没记住多少钱,下次再去的时候我看看,到时候再告诉你们。
你们要实在想用,我那还有一些,咱们都是乡亲邻里,等回去我给大家分一点,婶子大娘可别嫌少,数量有限,我也不可能每家都送,先到先得,还请婶子们体谅。”
“那就谢谢月丫头了,你放心我们不是那不知好歹的人,你这都是花了钱买的,我们先试试,要是效果好,我们也去买,这草木灰和皂角洗头,总感觉没洗干净,一点也不像你这头发那么顺滑。”
“那婶子们晚会儿去我家拿就行了,我先回家把东西准备好。”
“嗳,快回去吧。”
李晚月赶紧离开。
人群后的刘金花死死的瞪着牛车的方向,里面绝对不只是那丫头说的糙米粗面,肯定还有别的好东西,可惜大房分出去了,不然这些都有他们二房一份。
李晚月刚推门走进院子,就听到赵素英在说李三栋:“你咋不劝着你姐点,一人一身粗布衣裳就够了,这布也太多了,也不如整匹的划算。”
“姐挣的钱,她要买就买呗。”
赵素英拍了他手臂一下:“你姐挣钱多不容易,你不知道劝她省着点。”
李晚月快步走进去:“娘,钱挣了就是拿来花的,再说了,你看咱们的衣裳,有能穿出村的吗?您和爹都三四年没做新衣裳了吧,还有大哥他们,也是补丁摞补丁的,该穿就穿,现在每天都有进项,不用担心。”
赵素英:“就算买,买些深色的,耐脏,这浅色的哪能穿着干活?”
“娘,这浅色的都是细棉布,走亲戚或者重要场合穿,粗布的颜色不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