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情绪影响,她一度以为是自已精神失常产生的幻觉,也差点被人当作是精神病。
林映羡多么希望这只是一场梦,她可以醒来,回到原来的世界去……
………
午饭时间到,工人们陆陆续续走去食堂吃饭。
林映羡在路上遇到她的初中同学江立夏,江立夏亲昵挽起林映羡的手和她聊天。
江立夏在制药厂的后勤科工作。林映羡进来制药厂工作后,和江立夏的来往多了起来,以前她们只是普通同学关系。
一年多前,林映羡应聘进了制药厂,实际岗位和她应聘的岗位不符,她被分到了炒药房做苦力,炒药房里的工人大都是汉子,只有少数妇女。林映羡身体纤弱,很难胜任这份工作。林映羡硬是坚持下来,她绝对不能离开制药厂。
江立夏的出现,让林映羡看到离开炒药房的机会。
当时江立夏在后勤科被一个有背景的老职工穿小鞋,暗地里联合别人排挤她。林映羡明里暗里教江立夏如何在后勤科立足,搞好人际关系,江立夏因此在后勤科站稳脚跟,待遇好转。
江立夏无意间知道林映羡原来的岗位被人顶替,成了炒药房的苦力。江立夏和人事科王科长,她的舅舅反映了这件事,王科长因此留意到顶替林映羡岗位的人是和他关系不对付的人事科副科长亲戚,王科长借此做文章打压副科长。
林映羡在炒药房只待了一个多月,她就被调到片剂车间,做起了包装药品的女工,工作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薪酬也跟着上涨。
在去年年中车间的老工人退休,林映羡抓住机会成功转正,有了编制,开始享受制药厂的正式员工福利。江城制药厂是国家重点的国营单位,又有中央直辖的研究院作为科研支撑,规模很大,制药厂职工待遇好,福利齐全。江城制药厂的工作是大家眼里的香饽饽,成了制药厂正式职工的林映羡在家里的地位直线上升。
第2章 分房消息
食堂里,林映羡和江立夏商量着要吃什么菜。
江立夏看向摆着小炒的窗口,“映羡,我想吃葱爆牛肉。”食堂不经常供应牛肉,每次做什么牛肉菜品都会被哄抢一空。
林映羡看着那色泽诱人的葱爆牛肉也馋,“我也想吃,就它吧。我去拿一份地三鲜。”
江立夏和林映羡经常在一起吃午饭,各买一道菜合在一起吃。今天你买了荤菜,明天我来买荤菜,相互交换着,不占彼此的便宜。
两人拿好饭菜后,找到位置坐下来,开始吃午饭。
林映羡一口不吃地三鲜里的茄子,她更喜欢吃里面的土豆。林映羡觉得茄子吸油,口感又软塌塌,吃下去感觉是吃了一块没有半点瘦肉的肥猪肉,林映羡接受不了。
但江立夏却很喜欢吃茄子,觉得地三鲜里的茄子油汪汪,香软可口,她不喜欢吃土豆,小时候经历饥荒年,她吃土豆吃伤了。
地三鲜都有两人不喜欢吃的食物,但她们都爱点这道菜,因为她们可以花一张菜票吃到各自喜欢的食物。
吃饭的时候,江立夏悄悄和林映羡说了一个消息,“药厂和研究所合建的新职工楼快建好一半了,听说分房计划已经排上日程。我看过职工楼的建筑图纸,和我家住的筒子楼不一样,建成以后里面肯定宽敞又明亮。”江立夏说话的语气变得羡慕起来,不知道谁能住上这样的房子。
“这次分房的条件是什么?”林映羡很希望有一套属于自已的房子,哪怕是一间单独的房间也是她梦寐以求的。林映羡家也住筒子楼,十几平方米的房子,住着一家六口,父母、大哥大嫂,她,三妹。大哥大嫂结婚两年,他们也不敢要孩子,因为没地方住得下,他们单位分房的日子遥遥无期。这样的住房条件在七十年代十分常见。
“我不太清楚,领导还没透出来。按其他厂的惯例是工龄十年往上,并且是结婚有家庭的职工优先。我和你还要熬八年才能够到门槛,可是到了门槛又有什么用,下次分房可能要到猴年马月。”
现在社会不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