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果然站着昨天那个头戴红色簪花的女子。

“你是哪家的?”

陈映晚扬声问了一句。

对方略微加快了步伐,同样拔高了声音回答:“我、我是张秀才家的!”

陈映晚思索片刻,想起村里是有这么号人。

张秀才年有二十五左右,是八年前中的秀才,第二年母亲逝世,从那以后张秀才似乎一蹶不振,没再考取功名。

但他家里有三亩良田,又有去世的爹娘留给他遗产,足够他衣食无忧地过后半辈子。

来者应当是去年张秀才娶的新媳妇,姓甚名谁陈映晚倒是记不住了,只知道是个外乡来的苦命人,父母把她卖给了张秀才。

上辈子陈映晚和张秀才一家没什么交集。

不过听说张秀才后来考得了功名、当上了县令,却休妻另娶。

“你、你是陈家的吧?”女子声音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怯懦。

女子虽头戴鲜红的簪花,为人却扭扭捏捏,同人说话时也不敢与人对视,只瞥着一旁的地面,好像地上生了银子。

陈映晚出于礼貌笑了笑:“我叫陈映晚,姐姐有什么事吗?”

女子听到陈映晚的问话仿佛受惊了一般连连摇头:“没、没事!”

“是我家相公让我来找你的……”

第15章 交朋友

陈映晚邀请女子进屋,说了一会儿话才搞明白对方的来意。

原来张秀才家就住在柳山附近。

女子没什么朋友,很少出门,成天闷在家里。

所以前些日子张秀才听说陈映晚搬到了山脚下的老房子里住,想让妻子来拜访一下,顺便结交个朋友,以便日后往来。

就是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

但女子性格害羞胆怯,迟迟不敢来,昨天远远地看到了陈映晚两人,就站在原地不敢再靠近了。

陈映晚也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人,又是无奈又是好笑。

“姐姐叫什么?”

女子听到这话,才猛然意识到自己在屋里站了这么长时间都还没告诉对方自己的名字。

“我姓姜,单名一个秋字。”姜秋赧然道。

陈映晚笑道:“那我以后叫你秋姐吧,咱们既然离得这么近,也算是邻居了。”

“家里只有我和佑景在,没什么需要避讳的,秋姐以后有空就常来坐坐,聊聊天说会儿话,权当打发时间了。”

姜秋难掩喜悦,不过表现出来的动作只是绞着手里的帕子,轻咬下唇。

虽然看起来娇柔可人,但看多了总觉得有些过度扭捏。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姜秋才没什么朋友。

“秋姐一起留下用个午饭吧,现在外面日头这么大,走回去又要累得一身汗。”

姜秋似乎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半犹豫半欢喜,纠结了好一会儿才点点头,微微侧过一边脸,声音如蚊子一般:“只怕麻烦你们……”

“不麻烦!”

在得到娘亲肯定的眼神后,佑景打断了姜秋的话,去里屋取了一块芝麻糖,隔着帕子递到了姜秋面前。

“秋姨母生得好看,说话也温柔,佑景喜欢秋姨母!这是佑景最喜欢的糖,给秋姨母吃!”

姜秋受宠若惊,连忙双手接过来,在佑景的注视下欣喜地咬了一口芝麻糖。

陈映晚见状心里稍稍放心,留佑景陪着姜秋说话,转身拌面去了。

黄瓜胡萝卜切成细细的丝,同酱油、盐一同与面条拌在一起,再浇上从山上采的蘑菇切碎熬的卤子。

三碗做好,陈映晚招呼两人吃面。

这一会儿佑景对着姜秋又哄又夸,把姜秋聊得满面红光,看着也没刚进屋时那般拘谨了。

姜秋尝了一口,眼里难掩惊艳神色,忍不住夸赞道:“映晚,你手艺真好。”

佑景与有荣焉地扬起了小下巴:“那是当然!我娘亲可是很厉害的厨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