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给他的明明是救命的药材,怎么到他手上就成毒药了呢?

这说得过去吗?

顾老六自己都一脸懵逼,“这不能啊,我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就感觉做这种药丸子,比做治病救人的药丸子更容易”。

“要不爹,你还是别掺和了,上次你吃过的那种丹药不是还有吗?送去研究院给专业的人研究吧”。

丹药是老爷子给她的,以前她爹也会炼丹,但是他炼出的丹药没人敢吃,有毒。

没想到没记忆了,他也能拐回他以前的坑里。

晚上大一回来,长安跟他说了一下顾老六搓药丸子的事。

“我明天送丹药去京城,让他们自己去研究”。

大一本来想让顾老六送去京城,但是想到他炼毒丹的本领,还是算了,别把人家正经研究员给拐坑里了。

他是个行动派,长安还没起床,大一就已经在去京城的路上了。

顾老六和猫猫蹲在院子里数蚂蚁,看到长安起床了,他急忙进厨房给她热早餐。

上午十一点半的早餐,等会马上又要吃午饭了。

“闺女,要不早餐和午饭一起吃?”

“爹,咱要分清楚早餐和午饭的区别,怎么能混为一谈呢?”

她是条有原则的龙。

顾老六表示没看出来。

行吧,她说分开吃就分开吃。

然后她只给长安煮了个水煮蛋,“将就着垫巴”。

长安当他面从空间拿出一笼小笼包,“爹,鸡蛋你自己吃”。

“闺女,见者有份”。

父女俩抢着吃了一笼小笼包,不是外面卖的那种十个一笼的,大一用的是大蒸笼,有一百多个。

顾老六后知后觉,“闺女,你啥时候也成饭桶了?”

“不可能,你吃的比我多”。

长安绝不承认她吃了三十个小笼包。

顾老六担心她吃撑,找来山楂泡水,“喝点山楂水助消化”。

“不要,我没吃撑,刚吃饱”。

顾老六不信,拎起长安带着她出去散步。

“爹,大中午的散什么步?”

“顺便去老宅蹭饭”。

实则散步才是顺便,蹭饭是目的。

他们发现今天的顾家村特别热闹,“爹,你知道怎么回事吗?”

前面由大队长领头,他笑得特别不值钱,带着一群西装革履的人在村里参观。

看穿着打扮就不像是内地人,要不是香江那边的,要不就是归国侨商。

顾老六最烦这样的场面,牵着长安绕路避开他们。

大队长眼尖,大吼一声,“老六,你躲啥?”

父女俩对视一眼,“跑”。

顾老六拎起长安像甩沙包一样甩背上,撒丫子就跑,大队长他们只看到他们的残影。

大队长:……

那一队为首的人不动声色的问道:“那位先生是……?”

“他叫顾老六,是华大的学生,也是咱们村的大功臣,没有他就没有如今的顾家村”。

这话他没吹,顾家村的变化是从那条水泥路开始的。

大队长不知道这些人早就查过顾家村,自然知道顾老六,但是也只查到些表面的东西。

作为在商场上摸爬滚打的人,一眼就看出顾老六那简单的过份的资料有问题,便对他多留了份心眼。

大队长说到顾老六就打开了话匣子,把他的丰功伟绩全都吹了一遍。

他没注意到那些人的神色变化,十个人,八千个心眼子。

当然大队长也不是全然没有心眼子,当他们提出要在顾家建养老院时,大队长打哈哈把这揭过去了。

“我虽然是大队长,但是这事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做决定的,需要召开集体大会”。

他在心里翻了个大白眼,顾家村确实适合养老,但是不给小洋人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