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建安:……
他良久才憋出一句,“洗洗再吃,等花生长长再挖”。
第33章 我不是许愿池里的王八
小队长下工后跟顾奶奶告状了,第二天长安和她爹收获一小布袋炒花生。
“你们爷俩安份点,要吃什么跟我说,干啥去祸祸大队的?”
顾老六剥了两粒花生米塞长安嘴里,理直气壮的说:“不用钱”。
顾奶奶:……
她的傻儿子哟,那他知不知他是在撬社会主义墙脚?
还好村里都是自家人,大家也不会计较这几粒花生,不然的话,他们爷俩指定得去游街。
她自认她和老头子不是什么很抠门的人,怎么就生出个铁公鸡?
顾奶奶翻了个白眼,这肯定不是她的问题,都是老顾家的种不好。
“你们爷俩给我听好了,不许去挖大队的花生和红薯,再有下次打断你们的小短腿”。
父女俩的头像年久失修的老风扇,缓缓转动,无所谓道:“哦”。
打断腿不用走路,让爹(爷爷)推他们去玩儿,这不比自己东奔西跑舒服?
这俩的脑回路不是一般人能有地。
如同长安看到的弹幕一样,第二天上午上工时有位上了年纪的大娘中暑晕倒在地里,是一位叫付知夏的知青医治好了她。
大队长得知有位付知青懂医术,那双小眼睛亮的比三千瓦的白炽灯还刺眼。
了解到付知夏家里是世代从医,她也从小耳濡目染,还跟家中长辈学了十几年,当个治伤风感冒的村医绰绰有余。
大队长连说三个好,“付知青,我们大队还缺一名卫生员,要不你来当?”
付知夏秒点头,“当然可以,不过我要先去县城培训考证”。
拔了一下上草,太累人,她干不来,做卫生员好啊。
“那就辛苦付知青了”。
大队长心想,他们村终于可以不用跟牛猪鸡鸭共用一个大夫了,总算是人畜有别了。
这边事情刚落,付知夏回到任务地又发生了争执,是两位男知青不知道因什么事起吵来了。
走近一听,竟然是在争风吃醋。
“李知青,我和知夏从小就认识,两家是世交,而且也订婚了,你能不能不要总是往她跟前凑?”
“……周知青,你误会了,我来是谢谢付知青昨天对我的帮助,并没有要破坏你们感情的意思”。
“感谢需要靠那么近吗?大家都是男人,你什么心思我看的明白,我警告你,离知夏远点,你不配”。
“周知青,你说话注意点,小心连累付知青的名声”。
“你也知道女孩子的名声很重要啊?那你还不知道保持距离?”
“我……”。
那边越吵越激烈,付知夏劝完这个又劝那个。
嘴里一直在喊,“别吵了,别吵了”。
长安趴在她爹背上,悠悠插入一句,“你们这样是吵不赢的,打一架吧”。
顾老六觉得闺女说的很对,没有什么事是打一架解决不了的。
父女俩看热闹不嫌事大,可能两个男知青也是越吵越上头失去了理智,不知道是谁先动的手,他们瞬间扭打成一团。
付知青又开始忙活劝架,急的团团转,“你别打了,都住手,别打了”。
长安又悠悠来一句,“你们这样是打不死人的”。
吃瓜群众:你可快点闭嘴吧。
打架中的两人越打越凶。
吃瓜群众:……
大队长转个身回来就发现有人在打架,一群人抱着胳膊在一旁看热闹。
“你们在看什么?还不快点把他们俩拉开,打出事了怎么办?”
吃瓜群众有些遗憾,两位知青还没分出胜负呢。
村里的男同志上前一人拉一个,像拎小鸡崽似的把周知青和李知青分开。
斯文俊秀如同白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