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2 / 2)

比正常孩子更独立,视力的残疾不能成为他们生活的阻力,得趁小让他们习惯视障,习惯在长久的黑暗中像正常人一样活着。

家长都在门口的监控室里没走,孩子们并不知道,陶淮南跟哥哥分开之后就在无声地流眼泪,用手背去揉眼睛。

哭的也不只是他自己,他们这个教室里一共二十个小学生,一多半都哭了。

都是从来没离开过家的小孩子,要五天看不到爸妈,有些小孩儿哭得好像天都塌了。

陶淮南坐在小板凳上不敢动,这地方太陌生了,磕磕碰碰会让他很慌。

他开始小声地叫迟苦。

教室里哭声震天动地,吵得什么都听不清,陶淮南两只手放在自己膝盖上,坐得老老实实,一边流眼泪一边叫迟苦。

迟苦就坐在他后面,除了哭声听不见别的。他在这个环境里是那个格格不入的“异类”,陶晓东托关系递申请,费了挺大劲才让他能进来暂时寄读。

陶淮南不知道迟苦是不想理他还是不在,心慌慌的,他胆子向来小得很。

教室里有几个大人,都在徒劳地哄着那些哭得厉害的小朋友。斜后方有一个小女孩从大哭变成尖叫,极具穿透性的童音尖锐地刺进耳朵,陶淮南猛地一颤,缩着肩膀大喊了声“迟苦”。

迟苦听见了,站起来绕到他旁边去。陶淮南感觉到身边有人了,伸手过去想要摸摸:“迟苦?”

没表情的小孩儿没懂他的意思,犹豫着伸出了手,陶淮南摸到他的手,一把抓住。

“你是不是迟苦哇?”陶淮南哭的声音大了点,捏着手问,“你咋不说话呀?”

迟苦被捏着手,站在一旁显得还有些无措。

陶淮南抽噎着一边问他为什么不说话,一边用另一只手抹眼泪,握着的手完全不敢松。迟苦看着他,说:“别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