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阿玛难道就不知道他贪吗?他要得不就是这样的一个把柄!他是身有污点的太子,阿玛是公正爱民的慈父明君。

若是可以,他又何尝不羡慕璟瑄?他这个侄女的钱,来的光明正大,甚至于老四对她也是无比纵容支持旁人或许看不明白,他与老四共事多年,防备归防备,可他清楚胤禛的为人。

璟瑄见康熙始终没有松口,亦没有问她的意见,便只得再次硬着头皮开口。

诸位大臣虽然心中惊讶于康熙的反应明眼人都看得出 ,这福安公主所献物资绝不会少。

但她区区无知小儿,又哪里懂得什么赈灾?

而此时,璟瑄则是迎着一堆人轻蔑的目光,开始输出:“皇玛法容秉,于赈灾一事,臣有鄙见,请略陈固陋。”

八阿哥胤禩一向沉稳,诸位皇子中,唯有他可以称得上一句“温润如玉”,不同于大阿哥的平素的鲁直和太子不时的暴躁,他待人接物一向温和从容,与朝中诸位大臣关系颇为友善。

与诸人看笑话的想法不同,他几乎忍不住自己赞赏的目光:这侄女必然能成大事,她此刻的心性与自荐的勇气,便是他识人无数,也未曾见过几个。太子爷那几个庶子与之相比,更是遥遥不及。

“朕准了!若是答得好,朕便封你为钦差,允你亲自去赈灾!”康熙在璟瑄所捐出的巨额财富诱惑下,最终还是成全了她的一片赤子之心。

他对诸位大臣道:“都来听听福安公主的意见,你们也不要不服气,若是你们有异议,也要捐献家资,朕一视同仁。”

他本没指望璟瑄能说出什么好对策,毕竟就连太子所言也不过是那些陈词滥调。

可出乎意料的是,康熙越听眼睛越亮,连带着胤禛在内的众人,向璟瑄露出了惊讶、赞赏,甚至是崇拜的目光。

她提到的“大灾有大疫”,虽然已经是老生常谈,可她竟有那应对之法“酒精”!

这“酒精”倒是好名字,酒中精华,可灭一切疾病的“源头”,听起来怎么就这么不真实呢?

还有福安公主所给出的灾后重建方案,这么快便已有了这么多情况的应急方案,甚至还有建设草图、每种所需的水泥、砂石,所需人力……

诸位大臣仿佛受到了冲击,李明玉自以为抓住了机会,他忍不住跳出来,带着几分“期待”,开口道:“福安公主,朝堂并非你嬉戏之地,你方才所言可有凭据?”

李明玉笃定她不可能拿出来这些,他虽然未曾在户部、工部任职,想也知道方才那些不可能是真的他复仇的机会就要到了!

此时的户部尚书、工部尚书本也觉得荒谬,可他们毕竟是一部长官,基本的能力还是在的,快速评估一番后,他们绝望地对视一眼似乎,公主所给出的数据都是对的!

更遑论康熙本就擅长数算,曾经在尚书房引进西学,甚至亲自为皇子们授课。在看见这二位尚书的表情后,他更加笃定了自己的看法:璟瑄所言不虚,甚至十分可行。

但她一个小小女子,又如何在短短时间内便有如此方案?

康熙心头已经起疑,便问了出来,他宽和地问道:“短短时间,你是如何得出如此周全的办法?”

璟瑄早知他会起疑,此时更是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答案说了出来:“孙女自幼便知,皇玛法心系百姓,自亲政以来,河工便是您夙夜挂念的大事,四十二年之时孙女擅自出京至扬州,方知皇玛法之心血。”

“您南巡是为了视察河工漕运,孙女却只顾游玩,”璟瑄痛心疾首道,“归京之后,深感皇玛法恩德之深,您不仅未曾罚我,反倒是封我做了公主。”

“孙女便一心想做些什么,自那时便开始与苏子雅一同研究治水之策,以及赈灾之法。”

直郡王心头颇为不忿,他恶狠狠看了胤禛一眼:“老四的女儿竟然是个马屁精!”

老八更是神色莫名,与此时璟瑄这一番话相比,他方才吹捧皇阿玛那段便只是空话罢了。

同样都是夸赞皇帝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