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鸿不会太抠细节,也不会干涉每个小组的领导者,经鸿只在每一个组完成任务后验收验收。
即使这样,晚上五点,现场依然有些混乱。
做活动就是这样,永远都有意外状况。
然而经鸿非常冷静,叫所有人稳住了,自己只管自己的事,有人负责引导、讲解,有人负责拿东西,有人负责收款找零、有人负责在大门口发优惠券、有人负责在电梯口向排队的推销蛋糕……
中间有一次,他们团队一个黑人与经鸿起了争执。
黑人身高两米,还是个光头,他俯视着经鸿,嗓门极大,英语又快:“NO!!!”
we should……”
经鸿当时也很累了,但他完全没退让半步,没失了威严,他嗓门更大,到了最后甚至嘶着声带,说:“你这件事不重要!懂了吗?不重要!现在去做你应该做的!!!”
最后黑人听了经鸿的。
而经鸿的轮换策略非常成功,休息、接班,一丝不乱。
经鸿记得,那次比赛的最终结果非常非常有戏剧性。
他们赢了,而UC Berkeley被淘汰的原因竟是他们收到了一张20美元的假-钞。
这不是考管理,这是考验钞。
组委会宣布结果时,他的队员欢呼、击掌,兴高采烈。
经鸿组里另外一个中国人是全日制的MBA,叫Yao,之前是做咨询的,他悄悄地靠近经鸿,捂着嘴巴小声儿说:“听说,那个Zhou Chang,是周不群的儿子呢。”
经鸿当然非常惊讶:“……啊?确定吗?”
“应该没错。”经鸿在学校没公布过身份,对方也不知道经鸿的身份,说,“他以前也经常混在二代圈子里的,但后来不去了,突然就收心了。我朋友圈一个大佬之前认识他,前两天还回复了下我朋友圈的活动照片呢。我真是吓了一跳!”
经鸿:“…………”
几秒种后,他给出了他对这件事最主要的一个想法:“周不群那么丑,生得出来这个长相的儿子?基因突变啊我去。”
Yao:“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经鸿,你私下里还挺逗!”
彼时经鸿22岁,还不需要永远沉稳。
那次斯坦福战胜哈佛拿了冠军,无数公司抛来橄榄枝,可经鸿却是学计算机的,并且还要念博士。
那次大赛的半决赛是经鸿首次感受到“威胁”。在过去,他不知道“威胁”这两个字长什么样。
而再后来,“周昶”这个名字就形影相随寸步不离了。
经鸿其实并不喜欢这种感觉,但转给念头再想想,如果没有周昶,那这个商界又挺无聊的。没了竞争,他会失去进取心的。
不得不说,周昶接班清辉之后露出獠牙的这段时间,是经鸿这一辈子最有进取心的日子了。
总之,经鸿与周昶,当时是适逢其会、猝不及防,后来他们分别接班四巨头中的泛海和清辉,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作者有话要说:
咱们鸿鸿其实挺能吐槽的……
下了一本《Your MBA Game Plan》的书,名校MBA里无工作经验的只有2%,不过鸿鸿肯定Ok的!
第9章 鲲鹏、华微合并案(七
思绪回来。
经鸿知道,那一次自己团队开局劣势,最后能有那个结果,他们团队绝对不输对方。
接着中国创业创新大赛在会场内继续进行,剩余团队越来越少,最后终于,20场路演全都结束了。
根据得分,大赛决出了一二三名,某个官员发了奖项、递了奖杯,又祝贺他们。而本来评委十分欣赏的那个男生却因为经鸿以及周昶的两个“1分”排在最末。
大赛结束后,几个创投公司的CEO与几个参赛者聊了聊,其他评委则聚作几堆,又寒暄了会儿。
每一个被大佬们问“XX/XXX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