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至少10%。如果泛海投不进去,那他肯定不过去。”

听了这话,周昶气笑了。

“他还说,”对方又汇报道,“如果不去‘随购’那边,他就直接加入泛海,在泛海集团做类似产品,泛海自研,与‘随购’竞争市场。”

讲完现状,清辉战投的CEO向周昶请示下一步,“所以现在怎么办?经鸿猜出我们这边肯定想换CTO,主动介绍了这个人,还捆绑了这个人。搞买一送一,‘随购’买一个CTO,还要被送一个投资人,泛海削尖了脑袋想投进去。”

“……”周昶没再看手里的那份资料,也没再犹豫什么,他将资料扔还给对方,说,“现在清辉占股30%对吧?”

“对。30%。”

周昶又说:“重签一份投资协议。清辉让出去10%,给泛海。这个项目,就跟泛海一起投吧。”

“……”对方点点头。

不过过了会儿,清辉战投的CEO又感慨道:“当时为了清辉能与“随购”签署独家投资协议,排掉泛海和其他人,我连夜飞去日本,晚饭都没吃,谈了一个大通宵,到早上才签了协议,以为泛海终于出局了呢。结果现在,呵,泛海还是投进去了。

由清辉独家投资30%,变成了清辉占股20%、泛海占股10%。

“不怪你。”周昶看着对方收拾乱七八糟的资料,说,“经总的商战手段,都……”

清辉战投CEO随口接道:“很精彩?”

“不。”周昶抬起眼睛,没看对方,好像在透过虚空看什么人,眼神锐利而专注,说了一个有些莫名、但大约是同个意思的词儿:“都很性感。”

第19章 非驰汽车投资案(一)

再之后不久,泛海这边发生了一件大事。

泛海之前投资的新能源汽车“非驰汽车”,首款量产车型正式上市了。

非驰是中国目前发展最好的新能源汽车公司,2015年1月由泛海集团领投了A轮,2015年6月由“天通证券”领投了B轮,2016年6月再次融资,投资方为泛海、IDG等等。现在,一系列的铺垫过后,非驰终于正式上市了它的首款量产车型。

事实上,早在年中,这款车就已经在车展上亮相过了,还得到了高度评价。

与以往的每次一样,在新能源这个领域,泛海、清辉在几年前分别押注了一家公司。

但这一次清辉集团失手得比较厉害,押注的那家公司后来出现很多问题,连CTO都发现自己得了重病宣布退休……而后来的创业公司与非驰都有些差距。技术上面没大差距的又全都是传统企业,比如北汽、上汽、广汽,也不接受什么投资。因此,在新能源这个赛道,清辉其实是落后了。

事实上,这两年,尤其周昶接班以后,清辉集团也无数次洽谈过非驰汽车,表达了投资意愿,当时还想参与C轮融资,不过泛海好不容易在这个赛道押注成功,怎么可能让老对手挤进来,于是,每一次,泛海都以股东身份叫非驰汽车狠狠地拒绝了清辉集团。

也就是说,清辉一直想进去,但一直也进不去。

现在非驰汽车重磅发布它的首款量产车型,还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清辉集团只有眼红的份儿。

非驰汽车也明确表示,近期应该不会考虑再次融资,这次推出“非驰P1”已经解决了非驰的资金问题。

非驰说的完全没错。上市仅仅一周,非驰P1的预售量就远远地超出预期,目前公司最不缺的大概就是人民币了。

对非驰的预售结果,各大媒体也纷纷报道:

【非驰跻身顶级车企,背后的泛海或成最大赢家!】

【泛海斥资一亿美元,能投出下个特斯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