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人就是这么一种生物:喜欢猜疑,并且对自己绞尽脑汁所思考出来?的“真相”坚信不移,甚至试图去向周围人传播自己的猜测,直到周围的人都相信自己的理论为止。

等到出版社刊登在伦敦早报上?有关于《和?平之春》签售会?因为不可抗力取消的消息通过乔治.奥威尔动用的手段开始在街头巷尾传播起来?时,莎士比亚也恰到好处地将提前准备好的照片刊登到了晚报之上?。

两者?一结合,英格兰人原先就相当出色的阴谋论天赋更是大放光彩,仅仅是用了一个晚上?,各种各样的猜测便?已经传到了几乎每一个伦敦市民的耳中。再过了一个早上?的时间?,伦敦周围的城市也收到了这些消息。

这无疑在反战游行队伍之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帕列斯.莱芬耿尔对于伦敦人的意义是完全?无法被?取代的。他已经在英国政府铺天盖地的报道里逐渐被?塑造成?了所有伦敦市民心?中不可辜负也不可贬低的救世之星,是所有人都会?喜欢的英雄史诗之中最?典型的英雄形象。而与之相比,不顾群众的反对毅然决然加入战争为他们生活带来?负担的政府简直就是第一嫌疑人。

战争本身就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苦楚:无论是到了战场上?之后就了无音讯的亲人与朋友,还是越来?越高的物价以及街道上?每一个人那张灰暗的脸,都构成?了每次午夜惊醒时无法忘怀的噩梦。《和?平之春》是将他们内心?的苦楚剖出来?放在所有人面前的哭诉,是具象化的痛苦与绝望,对于战时的所有人来?说,看着那些一个接着一个死去的士兵,就好像看见了自己的亲人的影子。

说是这些文字带有极强煽动性也好,还是说带着十足的反战色彩也好……能?在看这本书时痛快的哭上?一场就已经足够了。

季言秋如愿以偿的用这本书掀起了一场浪潮,而这场浪潮最?终也在他的指挥之下狠狠地砸向了开启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让他们感到焦头烂额、无能?狂怒,可甚至不敢下达对这本书的封禁命令。

在消息被?放出来?的第三?天,伦敦的每一处广场上?忽然都出现了一群白鸽。它们在放鸽人的哨声之中高高地飞向天空,飞过大本钟的塔顶,飞过伦敦眼,飞过白金汉宫。明明身上?没有任何色彩,但在那一刻,所有人都仿佛看到了一面名为和?平的旗帜在天空中划过。

涌动的浪潮以维也纳为中心?,逐渐扩散开来?。到了后面,那些没有参与战争的国家也出现了白鸽的影子他们并没有切身体会?过战争的苦楚,可他们听到了同为人类的哭泣与哀鸣。前线焦灼的战况不断消耗着已经所剩无几的物资储备,国内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冒出的反战游行活动更是不断的向政府施加压力。等到《和?平之春》发行到第七章时,每一个参战国都心?照不宣地召开了一场万分紧急的内部会?议。

而与此同时,东方人坐在巴黎圣母院的顶端,与维克多.雨果一同写下了一封又一封的信件。

“儒勒.凡尔纳先生和?莎士比亚先生已经准备好了吗?”季言秋用橄榄枝与白鸽的图案所组成?的火漆印章封好一张新的信封,用漂亮的花体字写下了收信地址与收信人【英国伦敦,白金汉宫最?顶层的起居室,伊丽莎白女王收】。

“随时可以将岛升起。”维克多.雨果用与季言秋笔下的字迹一模一样的字体写下【英国伦敦,白金汉宫第五层的书房】这个地址,收信人依旧是英国女王。

“那就好。”季言秋笑了笑,随即忽然想到了什么,略显担忧地问道,“法国不会?有人猜到那是凡尔纳先生的异能?吗?”

“这森*晚*整*理你倒是不用担心?,那毕竟是他压箱底的底牌,在他提起来?之前连我都不知道。”维克多.雨果将手上?的信件放到已完成?的一边,哪怕是做足了心?理准备,看到那些毫无例外收信人都是伊丽莎白女王的信封时还是忍不住顿了一下,发出了感慨。

“真没想到你会?选择以这种方式。”法国人侧过头去,眼中闪烁着颇为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