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不知大侠名姓?”
风絮用死去的那人衣裳擦拭干净剑,没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问:“你就是崔醒?”
“是我。”
风絮又问:“回弘都?”
崔醒渐渐觉得不对劲,“对。你到底是谁啊?”
风絮从怀中取出一叠银票给他。
“这?”崔醒困惑地拿起一看,吃了一惊,“十万两?”
银票后面还附着一张信,写着“赵焱亲启”。
崔醒又是一愣,这赵焱是弘都城最有钱的富商,早些年是做私盐买卖的,被抓了几回,后来金盆洗手,做起了粮米生意,势头浩大,人脉广泛,连官府都要避他一头。
“户部尚书已经领命亲去弘都主持赈灾,朝廷又拨了二十万两银子。但远远不够,你回到弘都之后,带着这封信去赵府,赵焱会捐米捐钱的。至于这十万两,是我们主子的心意,你愿意留着就留着,不愿意就捐给百姓,自己看着办。”
崔醒怀疑自己听错了,满是不可思议:“你主子是谁啊?赵焱一毛不拔,鬼精明,看了这封信就会捐钱?他又不傻!”
风絮道:“他不傻,但他也想活命。收好这封信,清都危险,你别睡了,星夜启程吧,路上会有人暗中保护你。”
“那他是”崔醒指了指地上死掉的刺客。
“你的一封血书,将清都内廷闹得翻天覆地,尤承倒台,背后的势力如同断了臂膀,自然不会放过你。”
崔醒似懂非懂,又不以为然:“无妨,总归这封血书起了作用。我虽死,也无憾。最怕的就是石沉大海,杳如黄鹤。对了,大侠,你还没告诉我你是谁呢?难得清都还有此等侠义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