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爸通话的时候,他让我心平气和一点,先想好自己要做什么,如果生活上有困难家里可以支撑我,但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路在哪儿。

之后不久,我终于有了份工作。

我本科时认识的一个学长在一家不错的出版集团工作,通过内部推荐,我总算有工作了。

应届生试用期六个月。

实习的前三个月我就是帮忙做些边边角角的工作,很多时候组里开讨论会都没有我的份儿。

到了11月份,我正琢磨着要不要跟组长聊聊,希望能给我派点什么像样的任务,我虽然是试用期,但真的很希望能留下来。

正琢磨呢,任务真的下来了,而且还是个“铁板”。

组长找到我,说一个他们很看好的作家正在写新书,如果我能拿到这个稿子,就可以转正。

潜台词就是,要是拿不到,我这份工作就算是再您的见了。

这个行业本来就很萧条,除非那些“大IP”,这类纯文学的东西真的赚不了多少钱,公司出于自己的考量,给出的条件有限,估计也是觉得可能谈不下来所以才派我去。

我回去一想,这算是变相要开了我吧。

挺难受的。

难受归难受,还得硬着头皮上。

第二天我去组长那里领命,然后被告知那个作家叫周含章。

“这是周老师的联系方式,”组长给了我一张纸条,搓得皱皱巴巴的,也不知道什么意思,“他人性格挺古怪,你跟他说话的时候千万要注意。”

只告诉我古怪,却没告诉我究竟怎么古怪。

“组长,”我说,“这就一个电子邮箱和地址,没其他联系方式了吗?”

“没有了,”组长说,“周老师没有手机,家里电话从来不接,你先给他发邮件跟他约好登门拜访的时间,别直接说冲着稿子去的,就说年底了,代表公司去看看他。”

就这样,我第一次给周含章发了电子邮件。

三天之后,收到他的回复。

他说:心意领了,拜访不必,感谢记挂。

十二个字,我心灰意冷,我怕是真的要失业了。

第2章

02

人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大都会犯同一个错误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去问自己的领导。

其实也不是职场新人不愿意动脑,只是没有经验,胆子又小,束缚着手脚想了也不敢做。

我收到周含章邮件的时候觉得人生无望,当时已经到了下班时间,我眼看着组长离开,没叫住他。

明天再说吧。

就这一个“明天再说”,我一晚上都没睡好,甚至想过要不打电话给我爸,让我爸出面,毕竟也算是认识的人,搞不好周含章就给我爸面子愿意和我见面了呢?

可最后我也没打这通电话。

自己的工作,总归是要自己去面对的。

第二天到了公司,我灰溜溜地去找组长说明情况,组长一脸惊讶地看我:“所以呢?你是想让我去处理?”

他的态度吓到我了,赶紧道歉,回去自己想办法。

而我能想到的办法就是直接上门。

很不礼貌,我知道,但我确实脑子空空,没别的办法了。

周含章住的地方很远,远到已经出了市区直接奔着山上去了,看着那地址我都觉得头疼。

我跟组长请假,说要去拜访,组长的意思是处理周含章的问题可以直接从公司系统申请出外勤,不扣工资,交通费用报销。

不过,组长也说:“打出租的话不报。”

好吧,理解。

我从公司出来,先是坐地铁,再坐公交,最后又步行了二十来分钟才到了他住的地方。

那天很冷,寒潮预警,我穿着深咖色的毛呢大衣,里面是高领黑毛衣,走路的这二十分钟冻得我鼻涕横流,把毛衣的领子都立起来了,鼻尖缩进去,但保住了鼻尖,差点儿冻掉了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