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1 / 2)

“谢谢。”

祝琬顿了顿,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他这么轻易地将钥匙给了自己,但仍是轻声道了句谢,转身便欲上楼去将自己的人救出来。

“回来。”

只是刚一动,那人又再度出声。

他瞥了眼祝琬手里的钥匙。

“我问些事,你且答了再去。”

第11章 011 “我这人向来爱看人乐子。”……

祝琬从善如流,站定在原地。

静谧无人的废弃官驿庭院中,足有四五十之数的匪贼尽数殒命的深夜,比起不清不楚、毫无缘由的恩情,施恩者有求于她,反而更让她感到安心。

她望向那人,并未吭声,只静静等他开口。

“别紧张。”

似是瞧出她心头的不安,那人瞥她一眼,淡声道。

“就随便说说,京中如何,朝中如何。”

更奇怪了。

如今世道不太平,随便找个小山包,都可能有占山自立为王的人,眼前这人如此身手,会好奇京中局势并不稀奇。

可他竟会要她来答。

她虽受教于祝洵,确是辨得清当下时局与朝中暗流,可并非随便哪家的女儿都能说出一二的。

若只是寻个京中人便来过问这些,只怕是平白惹人注意。

但祝琬并未想太久。

连她方才的这些思虑落在面上都是不动声色的。

她思忖着,而后望向那人轻声道:

“不知壮士问朝中事,具体想知道什么呢?”

片刻无声之后,那人开口。

“北地军情如何?”

“周……中郎将兵败殒命,东平侯受军杖、罚俸,但北地战事早已平定,至少三五年内不会再起外战,我离京时,朝中已经派人去接管兵权,东平侯伤好后也会回京述职、领罚。”

祝琬勉力维持声音的平稳。

方才这一番话中所提及的两个人,一个是她的表兄,一个是她的义兄,都是她的亲人。

这些事不算是什么秘辛,只是朝内的军事调动等闲人也不会知晓。

祝琬离京前便同祝洵聊过,表兄回京后多半就是赋个闲职,但对于东平侯府而言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她知道对面人看得出来她是京中之人,便也没再过多地隐瞒,只抹去了涉及自己身份的地方。

话说完了,可对面人半晌没动静,不知是听没听进去,只拇指有意无意地拨弄着刀柄。

“南边呢,你们那皇帝又打算如何?”

祝琬只作没听到他言辞中的不敬,想了想又道:

“南边战事一向是秦大将军领兵,听说也是平定了的。”

想到现下亲眼所见的禹州乱象,祝琬也知道这所谓的平定多少是美化后的。

可她也不算说谎,京中如今提及秦家从不乏溢美之辞。

只怕如今连秦家门口的石狮子都能被夸的天上有地下无。

又是一阵无言。

祝琬记挂着救人,强作耐心在这同他说这些有的没的,实则她也不觉着自己说的这些有多重要,更不觉着他知道这些能有什么用,可偏偏情势不如人,只好在这里干等着。

直到祝琬心头有些不耐,正欲斟酌着措辞催问一二,却猝不防地听到自己家的事。

还是那道听上去没什么情绪的冷淡声音。

“听说祝相的小女儿要嫁去东宫?”

有那么一瞬间,祝琬甚至怀疑这人是不是认得自己。

她掐了下手指让自己不要露出什么破绽。

“原是这样的,但后来定下的太子妃是秦氏的女儿。”

话音落下,她莫名地不自在,像是有种被打量、被审视的感觉,待她抬头望向那人,却再没觉出什么异样。

正想再找补两句,便听那人问道。

“被退婚了?那祝家的这个女儿,可还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