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时连年征战,李司司也不顾上许多。如今北方大定,她?总算能?腾出手了。
以青檀树皮、沙田稻草为原料,经过?蒸煮、浸泡、晒干、水浸、解皮、渍灰、腌沤等?三十二?道工序制作而成的宣纸,柔软且兼具韧性,洁白而带有清香。
“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
李司司小心翼翼揭起一张宣纸,激动地看向王婉,“当以此玉纸印刷汝之文章策论,以传天下!”
第 102 章 第一百零一章 吕布……
第一百零一章 吕布之女?
“这是宣纸。”
“这是雕版!”
“我还差印油。”
“这是一册书?!”
李司司召集手下文武百官, 兴奋地将最新的陈果展示给众人,“汝等?可知,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意味着人人有书?读将不是李司司的痴人说梦。
在座的都不是傻子, 尤其是作为曾经的士族阶级的荀彧、王昶等?人, 更加知晓宣纸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在失去对土地、生产工具的垄断之后?,又将失去对知识的垄断。
当下, 立马有几人变了神色。
荀彧早有心理准备,倒是承得住气,他出列一拜, 祝贺道, “主公果然神人, 得此玉纸, 乃上天?恩赐, 万民之福。荀氏愿献藏书?一千卷, 印刷成册,分派天?下。”
既然学识的普及已?经是势不可挡,那不如顺势而为, 将对知识的解释权握在手中。
“文若知我心矣!”李司司的目光在众人身上划过,不言而喻:荀彧都领头了,你们?也该表表态了!
“吾亦愿献家中藏书?。”顿时, 众人附和。
“很好!很好!”李司司欣慰道,“天?下百姓会?记得诸位的付出。”当下令人写文将今日?之事记下。
不仅要记下,还要立碑,“各家捐献书?籍的数目和名称都将刻碑,就立在四为书?院, 永传后?世。”
一听还要做赋立碑记载,众人又喜又悔:早知道多献出点书?了!要是能排上名次,也是光宗耀祖了!
李司司点名王婉,“此事便交由文卿来?办。”李司司有意为王婉增加政治砝码。
“喏。”王婉领命。
一旁的王昶有些不满,原本书?院比斗是眼?下的重中之重,吸引了并州上下的全部目光,现今可好,这什么玉纸横空出世,平白分了自己的光彩。
就在王昶恼火之际,李司司又道,“最近喜事一件接着一件,诸位多有繁忙,接下来?的三日?可稍作放松,一道观看书?院大比。”
书?院大比一共三日?,每日?一个项目,三局两胜,胜多者夺得最终的胜利。
第一日?,文斗。又分三场,分别是:经义(约莫等?于默写和古文翻译,比得是记忆力和阅读量)、策论(针对时政、历史等?提出见解,并形成文章)、辩论(比得是口才、逻辑、应变能力等?。)
并州书?院以一胜两负输了第一日?的比赛。王昶并不懊恼,在他看来?,并州学子于学识上确实比不过尼山学子尼山是什么地方,孔子传教之地。
“温倩。”众人对第一日?的比斗兴致缺缺,然而李司司却注意到一个名字温倩,温家幼女?,代表并州书?院赢了第一场“经义”的比赛。
李司司问王婉对此人可有了解。
“阿倩性情温和,有些怯懦。”王婉作为晋阳太守之初,欲意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班底,还曾邀请温倩加入,但是被拒绝了。
“但是。”王婉话音一转,“其聪慧非常,有过目不忘之才,极爱读书?。”
王婉一边说一边打量李司司的神色,决定借此机会?推荐温倩,“此番重家献书?,充实藏书?阁,又以新法制成书?册,温倩可为修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