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昔日秦朝以咸阳为国都,原因有二:咸阳为关中“四塞之地”,易守难攻, 且近渭河,农业发达。

后高祖定国长?安。长?安近咸阳,与咸阳优势相似,乃是“关中形胜,天?府之国”。

再后来,光武帝于南阳起兵反莽,重塑汉室,便定都与洛阳长?安被打?崩了,洛阳成为新的?经济中心,且更?加靠近刘秀的?根基南阳。

咸阳也好,长?安也罢,以及洛阳,皆是关中、关东一地,便是许都也离得不远。再看徐州,终究差了点意思。

荀彧直言,“与长?安比,徐州地处平原,无天?险可守。交通便利的?同时?,也意味着易攻难守。当年项羽便是败北于此?。与洛阳比,洛阳为天?下之中,漕运便利,而徐州常有黄河改道、淮河泛滥导致大洪水。”

总之,战乱之时?,徐州可为前线要塞;和平之时?,徐州可为商业转运中心。就是不适合成为政治中心。

“您倘若是为了日后收复南方,一统华宇而选择徐州,那倒不如荆州更?加便利,沟通南北。”

“文若言之有理。”李司司心中感慨,和荀彧这等天?生为政治而生的?人物而言,自己还是差得太远了,想?法太简单。

荀彧原以为还要大费一番周章才能?打?消李司司定都徐州的?想?法,没想?到,自己只是将缘由细细道来,她便就让步了她不是向自己让步,而是向道理和现实让步。

他要是汉皇室之子就好了,他一定会是一名合格的?主?君、万民?的?天?父.....一个念头在荀彧心中一闪而过,转瞬湮没何故做此?不得成的?假想?,平添愁思苦恼。

李司司原本是属意徐州的?,那里毕竟是自己的?第一站,可听荀彧一通分?析,觉得确实有理。

再者,纵观上下五千年,徐州出过不少帝王:刘邦、项羽、朱元璋等,却始终没有成为政治中心,或是经济中心。这其中必定是有缘由的?。

“那就长?安吧。”洛阳早被董卓一把?火烧得精光,倘若迁都过去,只能?搭帐篷落脚了。而长?安好歹有城墙、宫室,能?节约不少建设费用。

而且,洛阳和长?安毕竟是汉室旧都,自己二者选其一,迁都的?压力也会少很多。

李司司立马去信许都,告诉诸葛亮:迁都可以,就迁去长?安。改年号的?事先搁置不谈。

除此?之外?,李司司还给诸葛亮一份建设草案:大汉博物馆建设规划将一切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都扫进坟墓、关进博物馆。

对于许多人而言,“大汉”二字早已融进血肉、刻入骨髓,李司司想?要将其完全剔除,那便要伤筋动骨。既然如此?,不若将其保留下来那是来时?的?路,亦是明?日之警钟。

“咱们也该回去了。”在外?头浪了快一年,终于到了收网?*? 丰收的?时?候。李司司望向荀彧,笑?道,“咱们回长?安,我将诸葛亮介绍与你,那可是个绝顶聪明?的?人。”

李司司的大军早先诸葛亮抵达长?安,彼时?正?是春夏之交的?五月,气候温暖,草木葱郁。

又逢端午节,百姓门前悬起艾草和菖蒲。暖风拂过,艾草香混着烟火气扑面而来,熏腾得毛孔都舒张开了。

“看来,大家日子还算不错。”李司司高坐马上,目光从道路两旁看热闹的老百姓面上滑过,眼角带上了笑?意。

“是啊。”荀彧亦感慨记忆中的?京都是什么样呢?腐朽、黑暗、压抑......就像是将死的?老虎,被苍蝇叮食着溃烂的?伤口,却连挥爪驱赶的?力气都没有。

李司司寻声扭头去看荀彧,见他一脸复杂神色,忽得想?到一句诗来,念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旧交替,新生必然取代衰亡,这是世间必然。

沉舟.....病树....犹如两只利箭戳中荀彧的?胸口,然而他已经感觉不到疼了,他笑?着回李司司,“主?公好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