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持意等了片刻:“公公?”

太监如若未闻。

又有人喊:“……公公?”

宣旨太监这才回神,面上依然挂着震惊之色,清嗓道:“皇帝令。”

众人跪着俯身。

圣旨开头便是一声惊雷:“太子薨逝东宫,朕年高无子,恐社稷不稳……”

一字比一字骇人。

太监越读越慢。

“……察苍王世子,年十九,机敏早慧,雄才大略,德才兼备,能堪大任……”

沈持意:“……”

他这个草包人设能堪的真的不是亡国的大任吗?

“……可立为皇太子,即刻迁入东宫。”

“钦此。”

尖细嗓音回荡在满是人影却死寂非常的鹊明楼中。

众人全都瞪大双眼,呆滞震惊。

苏承梁猛地抬头,不可置信地看向跪在自己身前的沈持意。

黄衫公子浑身一软,险些没能跪住。

青年在不知多少道目光中笔直地跪着,修长身影寂寥无声。

这道旨意此刻宣读在他面前,下一刻便是昭告天下,禀通州府。

天下皆知,置储位者,非废非死,则必是来日江山之主。

太监递来圣旨,满脸谄笑:“接旨吧太子殿下。”

第16章 风流

沈持意波澜不惊接过圣旨。

他没忘记自己旧疾复发的剧本,在乌陵的搀扶下,掩袖轻咳几声,捧着圣旨站起。

旨意宣读完毕,其他人纷纷各自怔愣了许久,这才接连起身。

那简短却石破天惊的旨意仿佛黑夜里悄然无息的巨兽,吞没了所有声响。

往日里彻夜丝竹绕梁的鹊明楼鸦雀无声。

宣庆帝不常在宫外宣旨,若是宣旨,也多在世家王侯宅院府邸。

风月地更是从未见过此等阵仗。

抱着琵琶的歌女跪得双腿发麻,浑浑噩噩的,起身时一个不曾拿稳,琵琶“当啷”摔下的声响如巨石入水,敲打人心,迸溅出惊畏的水花。

有人立刻怒斥:“大胆,诸位贵人面前怎可如此无礼!?”

歌女根本没心思捡那滚落的琵琶,面色惨白,转而对苏承梁不住叩首:“大人饶命,大人饶命……”

哪怕是身处帝都的优伶歌女,也只知今夜筹宴的达官显贵是这位公子,不知奉天监之地位、方才那立储圣旨之意义,不知内宦、天家是怎样的深浅。

她只知道对着先前公子哥们都在奉承的苏承梁求饶。

往日里会因此大发雷霆的苏承梁却顾不上她。

所有人神情各异。

唯独沈持意毫无意外之色,轻轻攥着这足以引起举朝震动的圣旨,似在静静思量着什么。

他发呆片刻,突然被琵琶自高阶滚落的重响和歌女的求饶声拽回神思,平静目光稍稍一瞥。

视线扫过诸人。

方才还在看热闹的众人尽皆下意识挪开目光,或是直接让开道来。

沈持意轻而易举看到了那跪地求饶的琵琶女。

青年眸光一转,越过没有吭声的众人,缓步走到台阶下方,弯腰捡起琵琶。

他神色微沉,清透明亮的双眸装着摸不透的心绪,好似有些不悦。

歌女仓促间瞥见,更是吓得连叩首都忘了,呆呆跪着。

可沈持意并没有如她预想那般发难,而是小心翼翼抱起琵琶,轻巧拨弄了一下。

“琤琤”

弦音滚落。

他松了口气,面上那副担忧之色尽褪,扶起歌女,把琵琶递给她:“没坏,还好。”

歌女怔愣一瞬,又抱着琵琶想要跪下:“多谢公多谢殿下!叩谢殿下!!”

沈持意拦住她,笑着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