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趟,她想来告别。
可是如果真的以这个理由告别,陈府里,可能没有人会同意。
她说不定还是会接受到劈头盖脸一顿痛骂,一顿指责。
就连奶奶在也没有用。
她总是这样,怀揣着满心的热忱和雀跃,装满了对于新世界的探索与爱意,想要一股脑儿的都说给爸爸妈妈听,可是反馈给自己的,永远都只是担忧和责怪。
她并没有感觉自己被当成小孩子,她只是没有感觉自己被当成一个真正的人。
次数多了,陈馥野就觉得没意思了,就不想说了。
她不想让自己的冒险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变得一文不值,变得糟心无比。
即使是自己的父母,即使相连着血脉,
可是人终归是独立的个体。
每个人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
人永远无法理解自己认知以外的东西。
明明她有那么多话想说,有那么多经历想要分享,她想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辽阔壮丽,是怎样的千奇百怪,她想描述金陵的繁华,想讲讲市井街头的奇闻逸事,想谈谈那杯奶茶如何从一个构想到如今即将登上远洋船队,航向更广阔的天地。她也想告诉他们,她遇到了什么样的朋友,见到了什么样的风景,听过怎样的故事。
可是她知道,这些话如果真的说出口,只会换来一句“这些事情终究是小巧,继承家业才是正事,莫要散了心思。”
她的心火一点点熄灭了。
他们觉得她只是在闹脾气,是在执拗地追逐那些“歪门邪道”的东西。他们的眼神里,永远透着一种深深的担忧和不解,仿佛她不是他们的孩子,而是一个随时可能跑丢的麻烦。
可是她真的不是这样的人啊。
江州仿佛是一座笼子,是一种枷锁。
她是陈友谅的后代,陈家人唯一的执念,便是让家族的血脉重新燃起曾经的光辉。他从小就告诉她,陈家的人生来就是要背负复国的使命,他们的姓氏是荣耀,也是一副沉重的枷锁。
而她呢?
她根本就不想造反,她甚至都不属于这个时代。
她有更想做的事情,有更想探索的世界。
可是在家人眼里,她仍然只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是个不务正业、逃避责任、不肯回家履行家族使命的叛逆者。
她一直以来的那些热忱、那些冒险,在这一刻,都仿佛被剥夺了一切意义。
她的努力,他们根本不会在意。
甚至,她现在回来,只会被骂得更惨。
他们会说:“你终于愿意回来了吗?这次回来,应该是想清楚了吧?”
如果她摇头,说她不是为了留下,而是为了告别……
她无法想象接下来的场面会有多么混乱。
她的母亲一定会哭,父亲会勃然大怒,甚至可能会把她像之前那样囚。禁起来,让她彻底断绝外界的一切联系。
如果她现在走进去,站在陈府门前,告诉他们:“我要去意大利了。”
太离谱了。
那么她听到的会是什么?
“你疯了吗?”
“有你祖母惯着你,跑到金陵消遣两年就算了,现在还想往那种地方跑??”
“你到底想折腾到什么时候?”
“是不是非得让我们死了,你才满意?!”
这样的对话,她经历过太多次了,多到她已经不想再去证明自己。她累了,她不想再解释,不想再争论,不想再看到母亲哭泣的样子,不想再看到父亲的怒容。奶奶再如何强大也已经老了,她更不想再让奶奶因为她而多动一丝一毫心气。
为什么每次都要变成这样的局面?
如果她真的走进去了,她就会被那些话语裹挟住,她会犹豫,会痛苦,会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自私了,她会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会忍不住去迎合他们的期待,最后她会妥协,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