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少年,他认得,是那个很有名的接骨大夫身边的小徒弟。
崔文崔武带着少年回到了城外的落脚地,少年看到那破旧的寺庙中,摆放着的棺椁,瞬间怔愣住了。
难道祖父说的是真的?
这些人,竟然真是惹了人,被追杀了?
想了又想,他本就是为了救人而来,他管人家的私人恩怨做什么?
“让我看看伤者。”
重云很是担忧,因为文叔和武叔请来的这个大夫,年纪也就跟他家公子差不多,这么年轻,能给人看病吗?
“如果你们放心,我可以替这位公子接骨。”
三人犹豫了一番,目前他们也没有更好的法子了,只能让这位小大夫试试了。
这位少年,在来的时候,便带了器具和草药,废了好一番功夫,将崔明远的臂膀和手臂上了一层草药,重新固定。
“公子的伤势并不重,但拖了几日,流了脓水有些麻烦,三五日便必须要将这个夹板,拆开重新上药,你们......若是不方便停下养伤,我明日便再来替公子换一回药,你们学一学。”
“感谢您能出手相救,这里是酬金。”崔文点头掏出了酬金,放在少年手心。
“大夫可否将您带来的草药都卖给我们?”
少年低头看了看自己药箱里所剩不多的草药,也没多想,便答应了。
在少年离开之时,崔文亲自送他出门。
“日后公子若是有什么难处,可以到原州城,寻城东顾家,若能有人问起,你便说了今日之事,他们会帮你的。”
少年晃了晃手中的酬金,对崔文笑道:“诊病救人,酬金为谢,咱们便以两清。”
崔文笑了笑不再说什么,立在破庙门前看着这个怀着赤子之心的少年离去。
少年第二日守约再来到破庙时,早已人去楼空,少年心中空落落的,在破庙中走了一圈,失落离去。
第391章 归乡守孝
出了靖国的地界之后,崔明远便不用再白日里躺在棺椁里了。
走走停停快一个月,从北面出了靖国,就更加荒凉了。
一行四人,赶了两辆驴车,装作是小商队,跟在大商队的后面,一路遇到过两股小盗匪,都用银钱打发过去了,并没有伤人。
崔明远身上的刀伤好的差不多了,却还吊着手臂,面色苍白,身形也比从前消瘦了不少。
整日坐在驴车上晒太阳,发呆,不怎么说话,也不笑,就连崔文给他找的书,他也扔到了一边。
“请问你们可是东洲崔家的商队?我们是漠北顾家,奉命前来接应的。”
顾欣骑在高头大马上,挨个商队问了一遍。
听到顾家,崔明远的神情淡淡,眼神却闪烁着充盈了水光。
崔文崔武是见过镇国公府护卫的,顾欣他们认得,却还是小心查看了镇国公府的令牌,才领他们到商队尾部,见到了崔明远。
“崔公子,在下奉夫人和姑娘的命,前来接应公子。”
崔明远听到姑娘时候,眼里显然有了波澜,紧盯着自己那条吊着的手臂,轻轻应了一声。
顾欣只是对这位崔公子有些奇怪,却也没多问什么,与崔文商议之后,决定到附近镇子上,先查看查看崔明远的伤势,再决定如何行路。
顾欣带了会治跌打伤的大夫,给崔明远检查了伤势,又拿了许多祛除疤痕的药和调理筋骨的药给崔文崔武。
将板车套在了马上,将两头驴送给了沿途一直都很照顾他们的商队,一行人便与商队分成了两路。
*
盛京,崔家次子,十七岁的才子,殒命匪徒之手,不免让众人唏嘘。
伤心欲绝的崔家夫妇,张罗着儿子的丧事,整日里哭的死去活来。
金家的几位嫂嫂险些觉得她们这位小姑子要活不下去了,便寸步不离的守了好几日。
直到棺椁要发还回乡下葬,金夫人似乎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