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码头上做活的人,都以为这姐弟俩活不下去了。

却不曾想,那姐弟俩没过多久,便又买了条小船,重操旧业做起了老本行。

日子本还算平静,但那商贾也是真的缺德。

原本那商贾是到了不惑之年还没儿子,才起了找人来生儿子的心思。

谁知阿良三岁的时候,他那原配妻子,又有了身孕,还一举生下了儿子。

年幼的阿良便成了他们夫妻之间的隔阂,成了他们的眼中钉。

听说那商贾是想将阿良丢进河里淹死的,可他那原配又忍不下心了。

最终夫妻二人,又将阿良丢给了这姐弟二人。

原本那船上的买卖也就仅够姐弟二人填饱肚子,再加上一个年幼的孩子,哪里能养活的了?

可终究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又舍不得弃之不顾。

三人从那以后便早出晚归,节衣缩食的一起过着。

但毕竟是大好年华的女子,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艰难活着,怎么可能没灾没难?

尤其是阿良回到她身边之后,她替人生子又遭人抛弃的事情,渐渐传来了。

总有客商对她动手动脚,有时那些不怀好意的脚夫,船夫也会强闯家门。

更可恶的是那商贾,每逢到了此地,便会用言语踩踏一番,那年喝醉了酒,趁着她一人收船之际,抢占了她。

倍感屈辱的阿良母亲,投了河,但因水性好,没能将自己淹死。

回到家中看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原本想用一根麻绳了结自己的她,又断了想死的心思。

更糟糕的是,那一次之后,阿良的母亲又怀孕了。

求天,天不应,告地,地不灵的过了两个月。

那商贾请了大夫给阿良的母亲开了一副堕胎药,说算是给阿良母亲的一点补偿,只要她肯堕掉这孩子,他愿意出二两银子。

也或许是因为二两银子对他们三人来说太重要,也或许是因为阿良母亲真不想要这个孩子,所以丝毫没有犹豫的喝了。

但这副堕胎药差点儿要了她的性命,血流不止的时候,大夫和那商贾都慌了。

阿良那年仅十一岁的舅舅,毫不犹豫的要用那二两银子救姐姐,可那商贾却带着那二两银子趁乱跑了。

眼看大夫开了药,却没有银子抓药,阿良的舅舅就带着阿良,在码头上不知磕了多少头,才一枚铜板一枚铜板的讨到了抓药的钱。

钱玉生的岳丈也是常在那片码头上办事的,听到这事不知蹙了多少回眉,感叹了多少回世道不公。

但他们三人,那时又正是流言蜚语缠身的时候,有心想帮,都不敢明目张胆。

再加上当时他岳丈也只是个小掌柜,家中并不富裕,能帮的有限。

钱玉生的岳丈,也只能让他岳母趁着夜色给他们送去了一只老母鸡和几十个大钱。

三人到底是挺过了那一关,只是这件事情没过多久,阿良的母亲不知为何,除了做河上的小买卖以外,还做起了暗门子。

这也一度让钱玉生的岳丈一阵唏嘘,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一个年纪正好的女子,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实在有太多的不得已。

不是说像他们这样,没权没势的人,能帮一把就能把这一生度过去的。

年轻的船娘本就招人闲话,做了暗门子的娼户,三人就更遭人白眼了,银钱上虽然松快了,但日子却更不好过。

阿良母亲死的那年,阿良七岁,阿良的舅舅十四岁。

阿良母亲惹了脏病,药石无医死的。

临走之前,给两人留下了些银钱,想让阿良舅舅带阿良到别处去。

可阿良的舅舅并没有听姐姐的话,而是继续做着船上的生意,抚养着阿良。

阿良八岁,他舅舅将他托付给了,钱玉生的岳丈,自己孤身一人乘船离开了当地。

没过几个月,钱玉生就听说,阿良的舅舅将当初欺辱他姐姐的那商贾,给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