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妆,往后那城池土地究竟是该归吐蕃公主管,还是该归庆国管?

若是归吐蕃公主管辖,岂不是变相让城池回归了吐蕃。

若是归庆国管辖,往后世人提起又该说庆国,贪图友邦公主的嫁妆,岂不是被世人诟病?

杜斯年再度凭借一口铁齿铜牙,将吐蕃的如意算盘咬碎。

最终不再提被夺走的土地和城池,单另又给公主准备一份丰厚的嫁妆。

崔明远的手臂没能完全恢复,能抬得起,握住笔,却不如从前那般灵活。

不过他如今左手已经可以完全取代右手,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已经练出了一笔的好字。

崔家三年孝期一满,全家搬迁入了庆州城,崔明远便再无顾及,闭门三日做了篇文章。

文章做的更是凌厉无比,痛斥靖国官员腐败,朝廷混乱,皇帝昏聩的文章,让靖国的小皇帝哭了许久,执政的秦王更是汗流浃背。

原因无他,此一篇文章,若是被人广泛传颂,会导致民心不稳,很可能他这三年拼尽全力的事情,会因为这篇文章,毁于一旦。

且靖国在列国的地位,恐怕也会一降再降。

只是靖国的衰败,是很早很早以前便种下的因,如今成了必行的趋势,必得的果。

而且多年积攒下的弊病,若是没有正确的非常手段,也得不到根治,失去人心,也只是迟早,快慢的区别。

秦王怀揣这一颗仁慈之心,小皇帝又还在懵懂的年纪,二人都没有改天换日的才能,又没有雷霆非常的手段,是注定了无法将正在衰败的靖国,重新拉回鼎盛之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