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1 / 2)

“哟,毛毛啊,长大了,伯娘都快认不出哩。”

这两年何慧芳都没好好见过毛毛,除夕他也没回村里,拜年的时候人多,又忙,也只是匆匆一见。

毛毛今年十八岁了,长得高高大大,完全没小时候黑瘦的影子,身穿绸布衫,脚蹬皮靴,浓眉大眼的招人喜欢。

“伯娘,您一点没变,还是那么年轻又干练。”毛毛本名叫做沈泽晖,现在也只有亲人唤他小名了,乍一听,特别的亲切。

“头上都有白发哩。”何慧芳笑着把毛毛拉过来,“我有两身好料子,过完年你拿给妮妮裁衣裳穿,是我的一点心意。”

毛毛的脸刷一下红透了,“欸,我替妮妮谢谢伯娘。”

安宁和沈泽秋在边上瞧着,也是满心感慨。沈泽秋也是万万没想到,阴差阳错,促成了一段姻缘。

前几个月毛毛和妮妮已经订婚了,钱掌柜觉得女儿还小,准备过两年毛毛及冠,妮妮满了十六在让他们成亲。

沈家人腊月二十五到的回的村,腊月二十六门口就挤满了来拜访的人。宅子又扩建了一回,后院的山坡填平了,修成了内院,白墙黑瓦,院子整洁宽敞,是村里的独一份。

平时沈泽文沈泽武还有沈泽钢都会帮忙照看,院子里还养了狗,村里人根本没机会看,现在何慧芳他们回来了,当然要借拜访的机会好好欣赏一番了。

后院是自家人住的,没给进去,何慧芳坐在前院的堂屋里待客。糕点糖饼摆出来,大大方方的叫村民们吃,小孩儿拜早年有小红包。

前两年村里还有人说风凉话,现在彻底没有了,毕竟人家现在拔一根汗毛也比他们的腰还粗,巴结都来不及,哪里敢得罪。

“哎呦,这小公子过了年就九岁了吧,真聪明,一看就是出息的。”

”闺女叫啥名?真体面,十里八乡都找不出第二个来!“

沈家热热闹闹的,对门王汉田家就冷清多了,房子被积雪压垮了一角,还没来得及修补,雪水滴滴答答的往下淌,刘春华拿着盆、碗在下面接,心里烦透了。

幺儿现在做了铁匠,他力气大,手艺也不错,一月能挣一两多银子,算是铁匠里的佼佼者了。

“娘,对门真热闹,我看看去!”幺儿站在门口兴奋道。

刘春华正想叫幺儿站住,可惜幺儿现在不听她话了,一溜烟就凑进沈家院子,还和村里的小辈一起,给何慧芳拜年。

幺儿得了一包糕点,兴冲冲的走了。

十年前,站在沈泽秋家门口瞧王秋娟出嫁的热闹,笑话沈泽秋穷的娶不起妻,要打一辈子光棍的新媳妇,如今也成了三个孩子的娘。

当初穷的叮当响的一家人,如今多风光,多红火。

“风水轮流转哟。”她叹道。

作者有话要说:  小二来了~晚安

第138章

过完年, 过了初六,沈泽秋一家高高兴兴的回了城。

可直到正月过了,二月都来了, 沈家村的村民们,最大的谈资还在沈泽秋一家子身上。

个个都夸何慧芳大方, 包的糕点精巧好吃, 酥皮饼外表酥脆, 里头还有豆沙馅,那枣泥糕用模子做成各种花朵的形状,多体面!

“还有泽秋和安宁的那双儿女, 哟, 我瞅着就和年画上的娃娃一般, 皮肤白里透红,大眼睛忽闪忽闪的!”

“咱们村能出这么一家, 可见咱村也是人杰地灵的!”

前些年村里人都说读书考科举好,现在有沈泽秋打样子, 又纷纷说还是做买卖妥, 好日子等着哩。

“要我说, 这读书考试, 咱们这些穷庄稼汉不能行!人家的娃两岁就学千字文, 咱们的娃呢?还撒尿玩泥巴哩!”

“还是做生意好, 能不能行,干上一个月就晓得了!”

村里的媳妇婆婆们坐在槐树下晒春日的太阳, 有纳鞋底的,补衣裳的,手上都做着活计,可嘴没闲着, 嘚啵嘚说了很多,夸了阵沈泽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