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想起青州宁秋阁的衣裳,到现在都忘不了,还想请宁秋阁帮制作几套裙子。
“淑妃娘娘的原话是,皇上夸宁秋阁的裙子做的好,配色舒服,花样也新鲜。”
“皇上高兴,娘娘也高兴,特意吩咐我们来定衣裳,等郡王爷入京,一块带到宫里去。“
何慧芳惊呆了,皇上,娘娘,郡王爷,这些人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人物,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安宁和沈泽秋也一万个没想到,乐安县主从落魄皇族成了宫里的娘娘,还惦记着宁秋阁的衣裳。
这是确实是大喜事。
安宁和徐阿嬷一块设计了两套衣裳,挑选了宁秋阁手艺最好的绣娘赶工,在平永郡王进京前做好了,随着车队一起入京。
至此,宁秋阁的招牌更加响亮,人人都称赞,这可是宫里的娘娘都惦念的衣裳,比京城的还好哩。
生意上红红火火,一家人也都平安顺遂,十年的时光一晃而过,快极了。
宁秋阁的招牌彻底打响,将铺子开到了州府,和附近几个大城,宁秋阁不仅经营衣裳、胭脂首饰,还开办钱庄,经营船队,就连金陵也有他们的织布坊,染布坊,桃花镇沈家也成了青州有名的富商。
而在沈家村,沈泽秋一家更成了传说中的人。
“哎呦,泽秋小时候就聪明,虎头虎脑,一瞧就是个做大事的人。”
“还有安宁啊,虽然一开始身子骨不大好,但瞧着就有旺夫像,是个贵人哩。”
沈家村还是老样子,老槐树下坐满了纳鞋底,摘豆角,和扯闲话的村民。
……
太阳落山了,夜幕降临。盛夏的夜晚,要是刮一阵凉风,让人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透着舒服。
沈泽秋用扁担挑着两只箩筐,推开陈旧的木门走入院子,箩筐里是卖剩下的粗布,棉布,还有一个装满糠的布袋,里面是今天卖布换来了六枚鸡蛋,鸡蛋金贵,家里一般是舍不得吃的,要攒起来拿到镇上去卖。
他娘亲何慧芳总念叨,家里的每一分钱都要攒起来,攒着给他娶个好媳妇儿。
不过今天,他娘特意走到村口来提前告诉他,她今天相看上了一位姑娘,脸上有伤,身子骨比较弱,但人是一顶一的好,沈泽秋有些忐忑,和说不出的小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