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2 / 2)

“那是自然,我爹虽然战场上威风凛凛的,但却怕我娘发火。我余下的兄弟姐妹们,全是娘起的名字。”崔辞宁点头。

“公主,这是公子送来的贺礼。”翠翠捧来一个雕花嵌金匣子,呈给萧玉融。

李尧止?崔辞宁多分了些关注。

因为年龄相近,又是一文一武,崔辞宁从小到大都没少与李尧止相比。

毕竟李尧止从小就是长辈们眼中的好孩子,懂事明理知进退,聪慧识礼晓得失。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崔辞宁和李尧止的名字都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是世家这一代才能出众的亢宗之子。

就俩门萧皇也乐见其成,时常提起两人就摆在一块,嘴上夸文可安邦,武可定国,实际上意思也是让崔李氏族互相掣肘。

这样的情况直到崔辞宁立下军功,一战成名,才开始好转。

长辈们开始夸耀还是武将好,军功虽然生死系于一身,但是晋升快。

文官却不知道要熬多少年资历才能爬上相同的品阶。

“还是武将好啊,我崔家世代行军,不像文官那弱不禁风的。“崔辞宁已经记不清是族中哪位长辈拍着他的肩膀这样说。

但李尧止并非是文弱之人,他分明文武双全。

崔辞宁知道自家长辈肯定是心疼自家孩子的,所以长辈们作比的话不该放在心上。

李尧止文成武就,可他呢?他除了武艺兵法,并不擅长做文。

萧玉融已经打开了匣子,匣子里静置着一套金红色的头面,以红玉做为主要的装饰,一看这红玉就是稀世奇珍。

顶簪、鬓钗、长簪、挑心、分心、掩鬓、耳坠、手镯、戒指、花钿、小钗啄……头面向来数量越多越精致奢华,这套整整十九式,足以见真章。

尤其是其中的红玉眉心坠,萧玉融取出眉心坠细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