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2 / 3)

殿也拆没了,税也没收过,我们这房子铺子,白住白用,你还要发钱?长宁不急的,倒是百姓先急了。要知道沛城百年不遇清官,终于碰上长宁这样的官,民不拥护,天理难容。

公主有难处,原是我们无以为报,可现在,自然是要报恩的!区区一膀子力气,献平王您只

管开口便是,哪有帮我们大伙儿建城,还要给我们银子的道理!又一男子也是耿直,不由分说就仗着胆子开了口。

我看谁敢领钱!一旁一个膀阔肩宽的大胡子蹬了眼睛,一副凶悍的模样,眼下那么多流民等着吃喝,现在要钱,那就是抢钱!这些钱,拿去能买多少粮食!我看看哪个不要脸的,敢伸着手当乞丐!

看着百姓,长宁心中感动,却也还是要明了事理,非也非也,生了病要钱救命,成了年要钱来取媳妇,这人啊,总有难的时候,万不可一概而论。

借钱借粮,救命取媳妇,那也是我们邻里帮衬,便是最后再不济了,领钱不迟。一个老夫人跟着对答,公主您呀!拿着钱办大事!不是您,我们早就饿死了,还计较这眼前做什么!

第97章

是啊是啊!百姓们呼声渐高,原是七零八落你一言我一语,眼下大家都不肯收着这个钱了,倒是惹得长宁尴尬。

不如这样!安常侍!长宁豁然开朗想了一个法子。

奴在。

待明日起,城衙外搭起暗棚,凡领钱者照付不得推辞。当下不领者,也要来签个字,政府出息,帮大家以钱养钱,待我沛城富裕之日,定当连本带息一并奉还大伙,决不食言!长宁觉得如此这般,做了也是为民而做,日后补偿给大家,也定不会亏待了百姓们这一片真心诚意。

只是她没想到,第二日在城衙前搭起小棚时,百姓们大多都不肯领取。初时,是百姓们默不作声的拒绝,到了后来,记录的名册被不知何人起了头,不领钱,不贪息。干脆抢了记员手中的笔,在自己的名字上大笔一划,便是潇潇洒洒离去。

这沛城的儿郎们有骨气,讲仁义。当真是对长宁的决策毫无半点质疑,只一心追随。现如今,家家户户再不至于饿肚子。甚至凭着本事,勤奋一些的,还能赚上些小钱。既然不愁生存了,百姓们想要报恩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而今次这一场抗议,便算是百姓们最淳朴的报恩方式。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昨天投雷的小天使们~

风回扔了1个地雷迷上百合文扔了1个地雷感谢昨天投营养液的小天使们~

读者知鱼,灌溉营养液 +2

第127章 逍遥沛城

哎,这酒楼的生意呀,是越来越不好做喽!看着小店里稀稀落落的客人们消沉,酒楼的老板也郁闷地扣上账本叹息。

就是说嘛,你这酒楼生意还算好的呢,你看看咱这一条街上的,原先那么热闹,这才三年,才三年这条街上的店铺就关张了一半。我那边酒坊的生意也遭了殃了,哎坐在酒楼里的客人,一边与老板诉苦,一边夹了些菜入口,大伙都是愁眉苦脸的模样。

听说了么,我听皇城那边来的走商说,今年的赋税又要提,也不知道真的假的。酒楼老板恹恹歪在台子上,长吁短叹。

你一说,我就来气!正吃饭的男子将筷子大力拍在桌子上,那凭什么隔壁的沛州就免税赋三年?!都是一样样的百姓,怎么就不一样的活法了呗!

献平王爱民清廉,怎么会一样!这时候隔壁桌一个一直沉默的小伙子开了口。

还献平王,不就是个皇帝厌弃的小公主嘛!一个女娃,难不成还能比那朝廷里的官老爷更精明?不是免税赋三年,我看,那沛州也好到哪儿去!

井底之蛙。那男子摇了摇头,轻蔑地举了酒盏小饮。沛州的人不是人,三年前我们公主初来时,你们还在嘲笑沛州出来的,不是乞丐流民,就是小偷强盗。这一样样的人呐,确实就活着活着不同了。

还别不信,那位公主,听说三年治理五万流民,你敢信?酒楼的老板扶着台子望了望那位年轻的男子: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