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克岚哼声一笑:“还早着呢,再怎么说也得等我入仕才可议亲啊。”

孙秀娥心中不悦,伸手推了他一下呵斥道:“放屁!十年了,你倒是给老娘考一个官回来啊!若是你这辈子都考不上,姑娘难道就不结亲了?”

肖克岚想反驳,奈何没有话说出口,屁股朝旁边挪了挪,默默地啃着桃子。

这天下午,孙秀娥才去后头的酒坊里看了一圈出来,见堂上沈忆城一个人坐着。

“沈小姐?今儿下午又来吃炙鸭还是红烧肉啊?乔姑娘怎么没来?”

扒开指头算了算,这半月里沈忆城来酒馆三四回,每一次都是跟朱燕乔一块儿来的。

沈忆城缓缓起身:“我今天一个人来的,有事想求四婶。”

“谈什么求不求的?有事尽管开口。”

沈忆城双眸露出欣喜的神色,迟疑了会儿说道:“四婶能不能教我做红烧肉?”

孙秀娥脸色一滞,上下打量了一番沈忆城,微笑着道:“秦府上上下下多少丫鬟婆子,沈小姐还亲自下厨啊?”

沈忆城:“不常做的,得闲时消遣罢了,只是舅舅去年上京后迟迟未归,外祖母茶饭不思,前日子还害了病,吃饭更没胃口。外祖母最喜欢吃的就是红烧肉,头两回上四婶这来,菜带回去味儿都变了。我自己做的,又总是差点意思,所以今日特地来找四婶。”

察觉到孙秀娥有些为难,沈忆城接着说道:“我就学一道红烧肉,绝不会拿去再交给他人,求求四婶了,我也不会让你白教的。”

说着从荷包里拿出一个银锭子来,双目期盼地看着孙秀娥。

看到银子,孙秀娥眼睛一亮,愣了一下,转而咧着嘴笑道:“你既然喊我一声四婶,我怎么能收你的银子,一道菜罢了,月梅和慧英我都教过,也不多你一个。难为你一片孝心,有你这样的外孙女在身边,秦老夫人真有福气。”

沈忆城笑着道谢,再把银子双手递上:“这银子四婶收下吧,不然我学得也不心安啊。”

心里一番斟酌后,孙秀娥还是把银子收下了。

此后的几天下午,沈忆城都会上酒馆来学一个时辰。她是有厨艺在身的,学起来非常快,不到七日,一道红烧肉已经能跟孙秀娥媲美。

一日午后,杜南秋害怕天天去祠堂巷惹得石慧英起疑心,无聊上酒馆找孙秀娥。

“好香啊,这下午没客人,秀娥姐怎么还在厨房?”

堂上弥漫着红烧肉的香味,康子一遍擦着桌子一边说道:“沈小姐在跟掌柜的学厨艺,已经好几天了。”

杜南秋一听兴奋地跑到后院厨房。

“秀娥姐!也教教我做菜嘛,我也想学。”

孙秀娥一看是杜南秋,没等她走进灶台,拉着她往外赶。

“你学什么学?别再把我这酒馆给烧了,我们家日子还怎么过?”

还记得上次说起南秋把王家厨房烧了,孙秀娥和丁月梅笑了半晌,一向觉得杜南秋这双手,除了弹琴之外,似乎别的什么都做不了。

她拉着杜南秋到堂上坐着,拿出一篮子洗干净的脆桃:“来,吃桃。你学这个干什么?薛鹤安家里不是做生意的吗?你以后嫁过去就是做少奶奶的,怎么轮得到你来做饭?就等着别人伺候你吧。”

说起薛鹤安,杜南秋拿起的桃子又放了下来。

看到她一脸忧郁,孙秀娥试问道:“怎么不高兴啊?薛鹤安来信了?家里亲事退了没?何时过来迎娶你啊?”

杜南秋立马挤出笑脸来:“有来信,他说家里还有事,过两个月再来。”

害怕孙秀娥再问,她赶紧起身告辞。

才走到门口,看到大街上的人都朝着衙门跑。

两人都跑出门来,沈忆城的红烧肉做好了盛好端出来,想让孙秀娥和杜南秋尝尝。

三人望着满大街疯跑的人,一脸茫然无措,孙秀娥拦住一个人问道:“发生什么事了?大家跑什么?”

那小哥气喘吁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