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月梅满脸忧虑,欲言又止道:“可我听说里头日子苦得很,还有好些送进去,不到半月又哭着退学回家的。虎子还小,且再过两年吧。”
肖克岚:“那些退学的,都是吃不了苦头的公子哥。虎子明年十二了,不像大郎是块读书的料子,能识字就行了。送他去武学堂,磨一磨他那性子,几年后练得一身本事出来,到衙门或是千户所里谋个差事,将来也能养家糊口了。”
一瞧他们两个就是考虑好了再来找她商量的,丁月梅愣了片刻,点头答应道:“二位事事考虑得周全,也是为这孩子将来着想,那就送他去吧。”
花岱延找了姚琪康帮忙,跟武学堂那边打了声招呼,说十月就能让虎子进学。
九月底,肖克岚他们搬到了文溪。
县衙后面有一所官舍,由于之前县衙里的官员都是文溪当地的人,县城里有宅子,这后边的官舍大多的是闲置着。
曹知县六十多岁了,身体还挺硬朗,领着肖克岚他们走进官舍,还叫了两个衙役帮忙卸车。
官舍大门开在副街,倒是很清静。虽然这里不常住人,但大门门房处一直雇着两个老头看门。
从大门进去,穿过一条长长的过道,两边各有两道门,曹知县解说道:“前边两个门,这头是给门房的人住的,那院子背后过去就是马厩。这道门里是厨房和浴房,不过你们用不着,后面你们住的小院里有独立的厨房和浴房,不必跑老远过来。这后面两道门,每个院子有四间小屋,都是给临时短暂过夜的官吏用的。”
再走过一道木门,狭长的过道仍在延续,横向也是一条夹道。
曹知县站在原地,指着纵向尽头处的大门说道:“那个门通常不开的,过去就是衙门后面了。以前这里没人什么人住,锁都锈了。你若是想往后下衙方便些,找个人来把锁换了就行。”
说完又侧身面向夹道一边:“这后面是两个院子,比前面的大一些,就是家眷的住所。原是一家一院,但目前也只有你们家进来住,若是有需要,都收拾出来用也行。”
走到西侧的小院门口,看到这院门漆色油亮亮的,像是才刷不久的,有还有股桐油味。
曹知县:“先到西院来吧,这院子上月才叫人修缮过的,你们先收拾东西。肖大人先歇两日再上任吧,若有需要,可到前头衙门来找我。”
众人谢过曹知县,孙锦语好奇地先踏进院子大门。
虽说是修缮过的,但这比起他们在临安住的宅子,感觉老旧许多。院子空空的,只有一棵老银杏树立在东屋前。
正是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落在院子里,孙锦语站在树下,倒是觉得挺凉快的。这银杏树枝叶繁茂,银杏叶子也好看,不过她还是更喜欢家里的葡萄架和石榴树。
两个衙差帮着把行李和箱子都搬进来了,守门的俩老头也来说已经给马和驴喂过草了,他们守门的平日要看守门户,还要负责马厩打扫喂马一干事务。
肖克岚夫妇连忙道谢,孙秀娥还给他们每个人塞了两钱:“辛苦了,这点钱请各位喝点茶。”
几个人拱手道:“谢过肖大人、肖夫人。”
那几个人离去,孙秀娥还愣在原地。
肖夫人?
以前她是孙掌柜、孙大娘,即便是肖克岚中举之后,阿旺和康子他们改称肖克岚作“老爷”,她依旧是东家、掌柜。
“肖夫人,呵呵……还头回听人这么叫。”孙秀娥一脸无奈的笑了。
肖克岚听见她的嘀咕声,又走了回来,小声说道:“不乐意啊?那行,以后喊你孙大人,叫我孙夫人。”
孙秀娥轻声嗤笑:“说的什么?也不怕让人笑话?肖夫人就肖夫人吧,谁让我相公有出息,当上官了呢。”
说完后孙秀娥一脸得意的进去,跟着孙锦语和大郎一块儿看屋子。
这院子里有四间卧室,还有一间书房,他们几个住着也挺合适。
快到傍晚了,前头看门的胡老头拿了些肉和菜来,还有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