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停在了巷子门口,车夫看到了里头百步内的“郑记”招牌,对里头的人说道:“老爷,马车进不去,马车先停这里,我进去买。”
“嗯,去吧。”
马车内的花岱延刚打开知府大人给的木盒子,小心翼翼拿起里面的一张张纸看。
车夫把马拴上,正要进巷子,许婵快速从他面前飞跑而过。
许婵跑回铺子里,布袋里掏出十几吊钱来,交给郑老板。
郑老板:“辛苦了阿婵,先歇会儿,这都还没出锅,一会儿还有七家要送。”
许婵坐在门口的石头歇息,这铺上的事都是郑老板自家人打理,郑老板负责前面柜台收钱卖货,后头厨房里是郑老板的媳妇和儿媳制作糕点,将糕点打包。
车夫来到铺子前,先是看了眼门口的许婵,心想这不是方才巷子口跑得飞快那小姑娘?原来是这家点心铺子的孩子啊。
“掌柜,还有桂花糕吗?”
郑老板微笑着说道:“您稍等一会儿,正在锅里,马上就出锅了。”
等了片刻,车夫催促道:“还有等多久?我家老爷还要赶路呢。”
郑老板眼睛望向巷子口那辆马车,连忙说道:“快了快了,半盏茶的功夫就好,您要多少?一会儿我让那孩子给你送过去。”
车夫要了两包桂花糕和两包海棠糕,走出巷子,坐到马车驭位上等。
过了一会儿,许婵拿着四包糕点出来给他,“您的糕点,两包桂花糕两包海棠糕,一共八钱。”
车夫把钱付给许婵,还夸道:“小丫头真懂事,这么小年纪都能帮着家里做事了。”
许婵微笑着回应,拿着钱跑回巷子里。
初九打开出门拿点心,花岱延听到刚才有小孩子说话的声音,打开车窗来,只看到一个小姑娘飞跑的背影。
“那谁啊?”花岱延看着那背影问道。
车夫:“哦,糕点铺子家的小孩,这么小还帮家里忙。”
花岱延轻轻嗯了一声,又吩咐车夫:“到城南边转一转,问一问许四海家人何在。”
马车一路走,车夫一路问,都没有人知道许家人的下落。
花岱延犹豫了半晌,心想后头丁月梅和肖三郎过几日就到了,立即出发去诏安。
……
许婵今日忙坏了,郑老板给了她两块海棠糕,她包起来放在布袋里,工钱也揣好了,到蜜饯铺子等许婼一起回家。
傍晚回去路上,姐妹两个等着路上没人的时候,把点心和蜜饯拿出来,吃完了再回去。
天黑回到家里,看见齐氏过来,许婵下意识伸手去摸布袋。忽然脑子一紧崩,布袋里什么都没摸着,手还穿出了布袋。
这什么时候破了个口子?
工钱掉了,齐氏拿起棍子追着她打,吴氏赶来劝阻才救下许婵。
“二嫂,阿婵这布袋本来就不结实,您也不能怪她啊!”
许婵的布袋是齐氏拿事十几块烂布条子缝的,这些天跑腿,这布袋最多的时候装着十几吊钱,沉甸甸的,不想把缝的线压破了。
还好今日掉的是她的工钱,若是在送货途中,把客人付的钱弄掉,齐氏定然把她屁股打开花。
当晚吴氏连夜给许婵缝了一个新的布袋,不仅这布厚实,就连缝的针线吴氏都来回缝了三遍,这下不会轻易破口了。
早上到了店铺里,许婵见到愁眉苦脸的郑老板。
原来是老板娘昨晚起夜摔了一跤,今早根本起不了床,厨房里少了主力,郑老板还不知今日的生意怎么应对。
最近生意逐渐好了些,昨日接了几家的生意,上午就要把货给人送到。
这做点心的手艺是老板娘的,平日儿媳妇只是打打下手,虽然制作过程已经耳熟目染,但缺了个人,始终会显得手忙脚乱。
许婵犹豫了许久,开口道:“我能帮婶子的忙。”
郑老板和儿媳妇都愣了一下,她接着说道:“我还是一天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