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也就没能成。”

这茅屋破破烂烂的,孙秀娥心里担忧,不知肖克岚愿不愿意来。上次肖克岚落榜后,孙秀娥对他高中这件事也没那么大的信心了,随他再考一次,若是又没考中,就在这乡间教一教小孩子,也未尝不可。

孙秀娥沉思了一会儿,对族长说道:“屋子修缮的银子我来出,不过得让我家相公来做教书先生,至于学费嘛……每个学生每月多缴一斤大米。”

听到话老族长开始欣喜,后又愁眉苦脸起来:“一斤大米?一斤干柴行不行?有的家里三四个孩子,每人六斤,家里都没米煮饭了。”

大米换干柴,孙秀娥自然是不乐意的,但是又不想错过这机会,她不知道肖克岚若是考不上进士,还能干点什么?

看她犹豫不决,老族长又开口道:“这样,五斤干柴!柴火这山上到处都是,大米可是家里的粮食,有的人家里米自己人都不够吃,叫他们再往外拿一斤,这让人家怎么活啊?”

孙秀娥听出这道理,动容地点点头:“那行,五斤大米加五斤干柴,明日我把银子送来,修缮的事就交给您了。”

回到临安城已经是傍晚,天还没黑,但她不想再去酒馆,直接回家,迫不及待地想跟肖克岚说到私塾教书的事。

前院里小翠坐在房檐阴凉处洗菜,孙锦语看见娘亲回来,两只胳膊打开,屁颠屁颠地跑过去。

孙秀娥回来路上,在路边小摊买了一个糖画,孙锦语拿着开心地舔起来。

来到后院,透过窗缝看到肖克岚在书房桌案上奋笔疾书,孙秀娥轻轻推门而入。

“相公……”

肖克岚停笔回过头来:“诶?今日怎回来这么早?”

“跟你说个事儿,城外双桥村正缺一个教书先生,你要不去试试?”

孙秀娥期待的双眼让肖克岚手心里捏了一把汗,迟疑道:“我……能说不吗?”

这么一问孙秀娥神情有些不悦了,“怎么不去?双桥村就在城外不远,坐驴车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小翠儿如今也回来了,孩子也不用你看。你每日上午去城外教教书,给家里挣点柴米回来,下午和晚上接着温你的书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