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1 / 2)

三人各怀心思,闷不做声。程遂和林沚宁倒是没什么,就是邵弋周的脸色有点难看。他这人好面子的,从幼儿园开始就是班长,被‘以身作则’教条浸染久了后,羞耻心比寻常同学重,负罪感将他圈紧,这事儿本该他来解释,可他措辞了很久,愣是张不开嘴。

林沚宁想跳出来解释,字没蹦两个,程遂就一股脑地把所有的责任都揽了下来:“这事儿怪我,是我违反课堂纪律,裘老师说了我两句。”

孔托往保温杯里吐了口茶叶,拧紧盖子,冲程遂招手:“怎么个违反纪律?”

“把裘老师控屏的电脑解禁了。”

“本事大了啊程遂。你今天敢解禁电脑,明天是不是就敢去校长办公室解他的假发扣啊?”

“我说呢。”

“什么?”

“我说校长头顶怎么没发缝。”

原来是假发。

“......程遂我告诉你啊,别以为你暑假拿了算法金奖,就可以这么目中无人,什么课做什么事,不用我提醒了你了吧?”

“这事确实是我不对。一会儿下课,我再跟裘老师好好认个错儿。”

孔托说他抓尖卖乖,他一改背抵墙的懒散姿态,满眼诚恳地道歉:“哪能啊。是真知道错了。”

这不是刚认识程遂觉得他满口胡诌的那会儿了,孔托承认,最开始的时候他t对程遂的印象并不好,尤其是听到那句‘扶老奶奶闯红灯’,他一冒火,已经在心里给他打上了刺头的标签。

这个年纪的学生气性大,不好管,尤其成绩好的刺头更难对付,孔托在办公室抓耳挠腮,想着对付他的法子,却听年纪主任敲门进来,说他们班的程遂和林沚宁把一个贴非法广告的男子扭去了警局。

年级主任渲染着青年人的果敢和无畏,但是孔托对他的改观并不在他跟广告男的抗衡,而是在于他细致入微,会在看到小广告的时候,就意识到它是一个问题。多数青年人只能做到前者,而无法发现后者。

这事不仅让他对程遂发生了改观,也让他注意起林沚宁。

“知道错了怎么还跟裘老师顶嘴?”

这时,一直没说过的林沚宁憋不住,一双眼定定地看向孔托:“老师。顶嘴的不是程遂,是我。但我不觉得那是顶嘴,而是正常的沟通。”

看吧,现在的学生多能说会道,每一个上场打辩护都是稳赢不输的料。

林沚宁的声音太明亮,裘老师讲课时空了一拍,正好听见她的那句话。

他从教室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叠纸,看到孔托的时候,裘波鸿先是跟他客套了几句话,大致意思是辛苦他特地从办公室过来一趟,又说就因为他们都是好学生,才会把他们揪出来当典型。

他说的这些话孔托能理解,也一直顺着他讲,说大家都是一样的,为了学生。

裘波鸿客套过后,终于切入正题:“他们三课上开小差我也不说什么了,四十五分钟的课,偶尔心不在焉几分钟也很正常,但是他们在我的课上做别的事,我觉得这是对我不尊重。”

说着,他把手里的纸质材料交给孔托。

“这是什么?”孔托翻看了几页:“社团申请表?课上填的?”

林沚宁:“没。这些表格是我上课路上恰好经过打印室,顺带打印下来的。打印之后就放一边了,碰都没碰一下。”

“这是打算干什么?”

“您不知道吗?”裘波鸿接过孔托的话:“他们几个最近在考虑创办心理社团的事。不知道孔老师对此抱有什么态度,关于学生创立社团这件事,我本身是持反对意见的。”

“这事儿我真不知道。”孔托沉思了一会儿,带着质问的眼神,看向林沚宁:“已经在申请阶段了吗?”

他只知道程遂确实在暑假就跟校团委那儿达成了创办人工智能社团的共识,但是这事吧牵涉的层面太多了,他们的本质并不是为了培养一批对算法感兴趣的学生,而是站在学科的前沿,为文中树立高校先行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