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娉不由多看了一眼。
“那是尤老先生的关门弟子,京墨。”没人给张轻舟上茶,他自己随手在桌上摸了一盅,润了润嗓子:“跟你一样,天赋流,老天爷追着喂饭吃。”
“幸好这小子跟我差辈了,不然你张爷爷能天天念叨。他啊,凭一己之力把同龄人压得抬不起头。”
“他根据伤寒论的杂病部分编撰出了一本要略方,我那儿有一本,回头给你。”
苏娉点头,因为这一出,又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
传统中医年轻一代的佼佼者……她心里有些跃跃欲试。
这是棋逢对手的兴奋。
她有足够的理论知识,这是得益于从小外公教导,以及妈妈的提点,因为自身体弱多病,对药材药性比常人更加敏锐。
张轻舟又说:“实践不用担心,每两个月中医系就要去农村义务出诊,由老师带队。有我在旁边,你放心施展,让我也看看你的本事。”
苏娉迟疑片刻,郑重道:“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张轻舟喝完茶,把空盏放在桌上。
“不要觉得跟人比是一件不好意思说出口的事,天赋有高有低,医术也有高低,能找到对手是一件幸事,从对手身上更能看清自己的缺点和短板。”
张轻舟就她这么一个学生,虽然张老爷子把儿子贬的一文不值,但他在业内的名声很高。
当然,对他不屑一顾的人也很多,大多是同行。
对于苏娉,他自然是悉心教导。
能收到一个对医学满怀赤忱且天赋异禀的学生,对老师来说何尝不是人生幸事。这边时不时的打量也让京墨察觉,他眸光清润,淡笑颔首。
苏娉回礼。
“今天讨论的第一例是急腹症。”张老爷子挥手,有人把病案拿上来,人手一份。
正楷清秀端正,众人拿着病案,细细看下去。
张轻舟的身份有资格坐,他也拿到了一份,看完了随手递给站在旁边的小姑娘。
她垂眸细看
一位脸色苍白的病人来到诊所,说自己腹痛难忍,并且伴有高热呕吐心悸,医生诊断是急腹症,现让你来开药。
这种病例老先生只是随意一看,已经有了腹案,端起茶盏慢悠悠吹气。
焦部长也看完了,他笑着说:“急腹症是常见的病,在场的诸位有中医也有西医,请问你们会如何诊疗?”
作为西医的沐林不假思索:“查明病因后对症治疗,根据轻重或用阿奇霉素和氨苄西林,开刀做手术也可以。”
西医们纷纷点头,中医则是不屑一顾:“动不动就开刀,大病开刀小病也开刀,病灶的产生是由于内外失衡,只要平衡阴阳,就能消除病灶。”
“是啊,动不动就开刀,这不是破坏脏腑损害气血嘛。”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有中医晃脑。
又是一番唇枪舌战,张轻舟从兜里摸出纸笔,放在腿上慢悠悠把他们争论的都记下来。
“那你说,换了你们中医怎么治疗?!”
“在我看来,急腹症病因是腑气不通,气血瘀滞化热。”这人说到一半,问一边的尤老先生:“您觉得我说的对吗?”
尤老先生点头,认可他的说法。
张轻舟看到他身后的年轻人,来了兴趣,问自己的学生:“小鬼,你现在得知病机了,让你来对症下药,你会怎么做?”
与此同时,尤老先生也问了弟子同样的问题。
“泄下通腑、清热解毒、理气活血。”
“泄下通腑,清热解毒,活血理气。”
小姑娘温柔的嗓音和年轻人清润的声音同时响起,在场的中医都纷纷侧目。
苏娉也稍微扬眉,对上少年温润如玉的容颜,她颔首致意。
京墨他们认识,这小姑娘面生得很。
看到中医年轻一代人才辈出,他们心中也欢喜。
“这是张院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