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亲前就一命呜呼了呢?可即便如此,那也不能退亲,要叫她捧着牌位进门。
这也就罢了,没想到婚期将近,她弟弟过来,吞吞吐吐说,既然亲事已定,人死了,她也应该殉节明志。
“你要我死?”她紧紧盯着这个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弟弟,不可置信。
弟弟跪下来求她:“请阿姊成全。”
明清之际对贞洁极其推崇,“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对女性尤其如此,朝廷用“旌表门闾”的方式嘉奖那些节妇烈女,一座座贞节牌坊就是这么被建立起来的。
这还不仅仅意味着荣耀,更多的是利益。
洪武年间,朱元璋有过这样的命令:“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
在古代,徭役是极其重的负担,如果能免除徭役,不得不说是极其实惠的恩典,何况还有一些会赐下栗帛,也就是米和布料,更是动人心。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文人士大夫乐于宣传这样的节妇烈女,为其做传,更是让夫家宗族面上有光,名利的双重诱惑下,不管是自愿还是强迫,一个个烈女就这么诞生了。
然而,节妇烈女也分两种,一是夫死后守节不嫁的,叫“贞节”,二是夫死后殉节,或是抗拒被人玷污而自杀,叫“贞烈”。
鱼丽的弟弟,无疑是想她自尽。
她愿意认命嫁给一个病秧子冲喜,也同意守节不嫁,可是,她不想死。
“你不想死,可她……去死了。”裴瑾微微垂下了眼睫,他的表妹从小就被姨夫灌输了“三从四德”的想法,是最标准不过是封建女性。
在他的死讯传回去后,她就投缳自尽,为他殉节了。
等他回到故乡,看到的便是一抔黄土,和那光宗耀祖的贞节牌坊。
作者有话要说: 好啦,女主终于出来了……披露了一部分男女主角的过去,他们如何相识,又发生了什么事。
*
关于贞洁烈女,大家应该都多少有些了解,文中区区几段,说不尽里头的苦楚,鱼丽是迎亲的时候跑的,在古代,就算没有拜堂,她其实也算是别人家的人了,可是她跑了,而且还是书生帮她逃的,就算他们俩没有私情,也算是淫-奔,被抓到的话两个都完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