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1 / 2)

目光所及,多的是衣冠楚楚的书生,大多束冠佩玉,被晚风扬起的绸衫,平添了几分儒雅。

石台最正中的位置,摆着一张玉台,玉台之上,一顶在夜色中透着璀璨的文士帽,煞是好看。

不用说,这就是李小婉嘴里的彩头,那顶御赐的鹤翎帽了。

“东家,那小公子也在!”这时,旁边的周遵,蓦然一声惊呼。

徐牧怔了怔,顺势往前看,赫然发现是卢子钟这家伙,居然也来了澄城。

坐在一张椅子上,卢子钟警觉地抬头,当发现徐牧身边,站着李小婉的时候,眉头一时皱得很深。

这一场文祭,难却同窗相邀,才从汤江一路赶来,却不料,居然在此地,又碰见了那位恼人的瘪三儿。而且,好像还傍上了官家小姐。

“别理他。”收回目光,徐牧语气沉沉。

生意归生意,但这等澄城的盛事上,闹开了终归不好。

“三秋有桂子,十里有荷花。菱歌泛夜去,钓叟牵莲娃。”一个脸面白净的书生,见着人多起来,踱着脚步走到中间,悠悠开口。

瞬间,石台周围,便爆起了阵阵的喝彩声。

身旁的人,即便是李小婉三个祖宗,皆是一副沉稳不动。经历过边关的苦难,这一轮的澄城盛世,好似恍如隔世一般。

“我大纪昌盛四百年,民安物阜,与诸友盛聚一堂,吾心大慰。”

取巧的讨喜话,又迎来了第二阵掌声。

徐牧只觉得好笑,一帮子五体不勤的书生,连刀剑都握不稳,却偏要念叨盛世安康。

他有些想离开了。

比起这些讨喜的颂诗,他更想念在望州城头,筒字营死战不退的怒吼之声。

“姓徐的,你不许走。”李小婉咬着嘴唇,仿若一下子猜出了徐牧的心思,急忙挪着身子,挡在徐牧身后。

“我不喜欢这些。”徐牧微微皱眉。

“我也不甚喜欢。”李小婉抬起头,秀美的惊鸿髻,精致的妆容,被晚风撩起的发梢,一时间,显得楚楚动人。

“我知道你不喜欢,但我爹……我爹喜欢雅风蕴藉的人。”?

第九十二章满城尽带黄金甲

“你爹喜欢,与我何干。”徐牧神色无语,“莫不是你爹,要认我做义子不成?”

“你终归是个傻子!”李小婉又气得脸色发白,瞪了两眼,气得往前走去。

“徐郎,婉婉怎么又生气了?”姜采薇从后面走来,脸色苦笑。印象中,自家的郎君和李小婉一见面,便会开始吵架。

“我怎知道,莫名其妙。”

徐牧揉着额头,心底认真想了一番,好歹是李小婉邀请他们来的,这样一走,似乎也不太好。

“徐郎,左右都来了,若不然……就等婉婉一起吧。”

吁了口气,徐牧只得点头。

“澄城文祭,不仅是我澄城的盛事,更是内城一带,乃至整个大纪朝的盛事。若不然,我等便以‘盛’字咏诗,拨头筹者,可得这御赐的鹤翎帽!”

一个老者走上石台,言辞凿凿,又是长揖又是拜天,一副老学究的做派。

从旁边书生的嘴里,徐牧知道,这老头来头不小,居然还是澄城书院的老院长。

目光继续往前看,徐牧甚至还看到了李小婉的老爹,以及诸多撑场的官吏。无疑,给这个澄城文祭,更添了几分庄重感。

打了个哈欠,徐牧隐去半个身子,只等这狗屁的文祭一结束,便回客栈休息,来日回汤江城。

“司虎,你抬着头,怎的一动不动?”

“牧哥儿,那卢崽子在瞪我等,我自然也要瞪他。”

“加油……”

偌大的石台上,在宣布完咏诗题目后,一个个小书生,尽皆开始摇头晃脑,苦思冥想。

徐牧了无兴致,巴不得哪位才高八斗的状元郎,一鸣惊人,早些把鹤翎帽取走,结束诗会。

“登徒子,你怎的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