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1 / 2)

“朕今日登基,乃大纪之荣幸,百姓之安乐。朕登基后,当行仁孝之道,以礼治国,以孝治国……”

“盛世开基,宜年号永昌,谨诏。”

永昌,永世昌盛么。

徐牧莫名地沉默起来。

“朕欲效英武二帝,广纳贤才……赦封昭武副尉于文,为正三品金刀卫,领四千御林军。”

……

“虎威将军陈长庆,从龙有功,封征南将军,定南侯,增三千户食邑。”

圣旨刚落,四周围之间,听得见那些暮云州铁卫的欣喜低呼。要知道,大纪极少封侯,四百余年的基业到现在,封侯的人数,也不到五十之数。

徐牧登时皱眉,心头略有不喜。

袁陶自不用说,哪怕是他的岳祖李如成,那也是三十多年,一刀一剑杀出来的军功。

“四等子爵徐牧,厚德载物,高风亮节,从龙亦是首功,封一品宰辅,忠勇侯,增三千户食邑。”

这一下,附近的地方,不少皇宫守军,统领裨将,甚至是那些太监宫娥,都不时有人发出惊喜的欢呼。

徐牧表情冷静,无悲无喜。

若是一个盛世王朝,年纪轻轻的,他混到这个份上,都可以考虑延续家名和香火了。

可惜不是,这是一场风云暗涌的乱世。

而且,实打实地说,他和陈长庆的封赐,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当然,他也明白袁安的意思,算是一种平衡的手段,让他和陈长庆两人,互相制衡。

“谢主隆恩。”徐牧沉沉开口。

……

登基事毕,散了朝,又与新帝商讨了一番事宜。徐牧在于文的陪伴下,在天色黄昏之际,慢慢走出皇宫。

“徐将军……该改口了,叫徐宰辅。”于文依然激动,“我便说了,徐宰辅是破长阳的首功,陛下定然要厚恩的。”

“我等以后便跟着徐宰辅,匡扶江山社稷。”

“好说了。”

告辞之后,徐牧刚要转身。

“徐宰辅,忠勇侯。”

徐牧眼色蓦然发冷,重新回了头,发现不知什么时候,陈长庆已经带着数千的铁卫,堂而皇之地走过来。

于文冷着脸,紧紧护在徐牧身前。

“金刀卫,你是个甚意思,还怕我动手杀人不成。”陈长庆笑了笑。

“于兄,让他过来。”徐牧冷笑,“陈将军,不如你我去那边谈谈。”

陈长庆眯了眯眼睛,“不敢,我怕你真要杀我。你瞧着,我一天到晚的,可都穿着内甲和外铁甲。”

“何止,还有数千的铁卫。”

“金刀卫,我有些事和徐宰辅相谈,不如你先离开,如何?”陈长庆侧了头,语气有些不耐。

于文朝徐牧看去,发现徐牧点头后,才心有不甘地抱着拳,退到了中门之后。

陈长庆仰着头,看向黄昏的天色。

“我敢猜,徐宰辅的周围,埋伏着不下几百个死士,对了,还有一头老虎。不过,我的人也不差。”

“你想说什么。”徐牧皱住眉头。

“侯爷给你留了话?”

“怎讲。”

“无冤无仇的,不然你一直盯着我作甚。”

“你又何尝不是盯着我。”

陈长庆面色不悦,“你我都知,新帝并非大才,若是时间充裕,估摸着小侯爷都不会选他。”

“陈将军,慎言吧。”

“无碍。新朝能倚靠的,无非是我们两个,徐宰辅,不如这样如何。你我握手言和?”

陈长庆堆上笑容,“你也知,在长阳我有三万大军,哪怕在暮云州那边,我亦有两万大军留守。”

“并非是托大,而是想着,你我都是侯爷留下来的人,不该如此针锋相对。”

“陈长庆,你知道小侯爷,为什么选我做托孤大臣,偏不选你。”

“为何。”陈长庆眯起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