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九章 龙王祭·上
祭台循例设在堤塘边,眼下已近秋潮,元晖怕撞上大浪,本就有些犹豫。 卯时出府,本该破晓之时,头顶上却阴
椿?日?
云密布。车舆还没出城门,便已听见远处惊涛拍岸,元晖心下疑窦顿生。 就这鬼天气,还良辰吉日?怕不是冲着他来的。 他瞥一眼身旁的萧绍,有这索命鬼在,倒是不怕什么埋伏,但兵再强马再壮,也抵不过天地之力,他才不冒这险! 当即便在随行内官中挑了个体貌相近的代他前去,自己则去观塘门城楼上远远看着就行。 城楼上海风猎猎,远处水雾氤氲,什么都看不清,唯见两个青焰灯笼,幽光粼粼地引着“吴王”走向祭台。 元晖满意地放下千里镜,招手命人上酒。 这么重的雾,高台之上那披着紫金长袍的究竟是不是他,也就只有那主持祭礼的道人看得清了。 说起那玄元子,去岁祖母心悸难眠,说是梦见故人讨债,药石无灵,顾廉便给他推荐此人。 年纪不大,本事不小,三两句话便唬得祖母支开旁人与他单独相谈,从正午聊到天黑,临了还命陪嫁的嬷嬷亲自将人送到府门外。 一道火光冲天,鼓号齐鸣,堤塘两侧的庶民纷纷叩拜,喧嚷祷念如海涛般一层一叠地涌来。 元晖眉峰拧蹙,前几年孙简就警醒过他,说这些青衣道又是派粮又是赈灾,颇得人心,不可不防。他没当回事,只要兵权尚在,这些乌合之众就不足为惧。 然这次来钱唐整军剿匪才发现,他麾下所属一万精兵早已疏于操练,个个花天酒地,养得脑满肠肥,连军备都锈迹斑斑。 扬州府兵,名义上他也可调用,但御外尚可同心,若是安内,军心究竟向着谁就不好说了。 越是天灾,这些妖言惑众之徒声势越大,眼下倒还真是个祸患。 不多时,顾廉踏着细雨而来,入内礼毕,元晖指了指右侧:“坐吧。” 顾廉淡扫了眼对面左上座的青衣男子,躬身就坐。 “扬州连番受灾,民心正是需要安抚的时候。殿下缺席祭礼,若是被人认出来,易生流言。” 元晖倒了两杯酒,抬手让侍女端一杯给萧绍。 “认出来又如何?” 黄酒入口醇香,元晖闭眼细品片刻,意味深长地笑说:“流言嘛,无风不…
祭台循例设在堤塘边,眼下已近秋潮,元晖怕撞上大浪,本就有些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