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乔现在不光是钟主任眼前的大红人,更是友谊商店的活招牌。
想要在单位里给她穿小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这段时间成衣区没什么工作量,组员们上班的时候都闲得发慌。
大伙都羡慕的看向定制区。
“早知道上学那会我就不应该荒废学业。”
“要是英文也像林组长这么好的话,说不定我也能搞个组长当当呢。”
有人调侃的笑道,“那你现在学也不晚啊。”
“我怎么没学呀。”
那人辩驳,“我现在每天下午回去了都要背写单词呢。”
“可背了有什么用,我这个口音读出来只怕外宾们都听不懂。”
她这么一说,其他人也都附和的点了点头。
“可不是嘛,咱们单位会说英文的也有不少。”
“不过我听下来,还是觉得小林组长的英文最标准。”
“乍一听和外国人讲的一点区别也没有。”
“对对对,我也这么感觉。”
“也不知道人家怎么学的,怎么那么标准!”
林思乔每周只来两天,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办公室就是在楼上的珍宝馆,大伙想和她亲近亲近都找不到机会。
对林思乔的背景大家更是一无所知,只知道她是外地来的,现在还在上学。
“说不定她家有人留过洋呢。”
有人压低了声音道,“我隔壁家的邻居早些年就留过洋,他家的几个孩子洋文说的那叫一个溜。”
“口音听着和小林组长一模一样。”
“这话可不能瞎说。”
有人打住了话题,家里要是有人留过洋,小林组长怎么可能有机会来沪市上大学。
不管有没有,这些都不是她们应该讨论的问题。
“是是是,我就是随口一说。”她邻居家后来有多惨她是知道的。
大伙嘻笑着岔开了话题,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吴明玉听完后愣了好一会。
她怎么这么蠢!
这么重要的事竟然现在才发现。
吴明玉自己也会英文,她清楚的知道,想要练好英文根本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尤其是英文的口语,这个和考试完全不同。
她上学的时候成绩不错,为了能进友谊商店在家还苦学了两年,才勉强可以和外宾们交流。
林思乔一个外地来的,她的英文怎么可能会如此流利!
她是在上大学没错,可吴明玉打听过了,她上的可不是什么好大学,就是一个学表演的。
吴明玉越想越觉得这事可疑,当天回去就添油加醋的写了一封匿名的举报信。
林思乔最近忙到飞起,根本不知道危险已经在来的路上。
这不,除了单位里忙,学校里也开始要搞国庆文艺汇演了。
周一班会的时候,班主任说了,这次每个班最少排三个。
林思乔身为专业课学习委员,排练节目这事她推都推不了。
班里的同学们都很珍惜上台表演的机会,可这么多人,让谁上又是一个问题。
林思乔怕麻烦,也想尽量公平公正些,在和班长以及班主任商议过后。
决定这次她们新生甲班就不搞独唱,独舞,独奏这些节目了。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在群舞,合唱,样板戏片段表演这三者之间任选其一。
这样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且准备起来也不累人。
同学们对此都很满意。
现在距离国庆也就不到十天的时间,时间紧急,大伙除了吃饭睡觉上课之外,余下的时间都用来排练节目了。
忙碌中时间过的也快,转眼到了九月底,林思乔收到了陆见川的来信,跟着信一起回来的还有一个包裹。
不是很重,也不知道寄的什么。
明明走之前说过的,让他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