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她还道:“去年公爹办了六十大寿,今年寿辰咱们也得准备上了,我准备做一对护膝,两双鞋袜。”
庾氏笑道:“四嫂和我想到一起去了,我还准备让丽娘舍娘姐妹也做几色针线过去。”
“她们针线做的怎么样?”霍氏不禁问道。
庾氏小声道:“丽娘不成,上回自个儿做了荷包,线头松垮垮的,舍娘年纪虽然小些,但是倒是做的不错。”
霍氏跟着笑了。
舍娘也的确开始准备给祖父做寿礼,她不是重生回来手艺才好的,是前世本身女红就一直不错,就连皇帝许多贴身的衣裳都是她做的。
当然,要说家里谁的女红最好,还得是二姐姐玥娘,她手最是灵巧,绣的蝴蝶栩栩如生,绣的花儿娇艳欲滴,绣的鸟儿鱼儿仿佛活物似的。
只不过,玥娘去了新安侯府,也不知有没有功夫做。
秋菊和冬梅都拿了料子过来:“姑娘,咱们把平日布料都拿了些过来,您看您要哪些?”
舍娘摇头:“这些都不是,我想要黄绢绸。秋菊,你开了钱匣子去外头买,密密的,别让人知晓了。若有人问题,你就说是要让你买点心,知道了吗?”
秋菊是大丫头,嘴紧,办事也牢靠,立马会意。
舍娘知晓祖父喜风凉,下雨天不爱遮伞,用黄绢绸帮祖父做一件雨衣,如今最时兴这个,这样的雨衣也叫“琥珀衫”。
做鞋袜的多了,什么护膝都穿在里面,甚至荷包恐怕也成打,唯独有雨衣,既要符合人家的心意,也要独一无二。
祖父平日酷爱修道,还能选一本经文,绣在雨衣外面,如此,一举两得。
另一边丽娘那里则直接和陈妈妈道:“这针线活还是交给夏荷做吧,上回我做了一次,松松垮垮的,大家反而说不似我的手笔。”
陈妈妈笑道:“您的诗词写的好,不妨写一首诗词让夏荷绣在荷包或者帕子上,如此巧思,老太爷也肯定会欣赏您。”
别看现在大家都爱到裴老夫人那里讨巧,但裴老太爷才是家中话事人,这一点陈妈妈还是很了解的。
故而要先得到老太爷的喜爱,裴老夫人才不会偏心六姑娘舜娘,如此定能让自家姑娘脱颖而出,得到定北侯府的好亲事。
无论是体面还是嫁妆,都能先到先得,否则,真等到庾氏安排,那自家姑娘就和五姑娘分,那就没多少了。
也只有姑娘体面了,她这个做妈妈的才能体面!
第8章 胜出胜出
让秋菊买回来了黄绢绸,她熟稔的裁剪出来,夏妈妈颇为骄傲道:“咱们姑娘真是心灵手巧,我只教了一遍就记住了。”
舍娘有些心虚道:“那也是你教的好。”
做针线活,当然只能散学之后做,除了房里贴身伺候的丫头,连外头伺候的粗使丫头都
不知晓她在做什么。
事以密成,言以泄败。
虽说她是重生,但不能完全依照前世的经验和经历,有些事情告诉她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她也不能觉得裴老太爷命不久矣,自己就可以不把人家当回事。
这样能够出风头的事情,全府上下都很重视,姑娘们都是送各色针线,但是大人们就不能仅仅只送针线这些。
裴六爷正和妻子商量:“去年老爷子六十大寿,咱们送的是一扇屏风,今年不是整寿,倒也不必太过隆重。”
庾氏便道:“我嫁妆里倒是有一对青玉做的仙鹤把盏杯,若不然,就拿那对出来,找个匣子就好。”
在裴家,庾氏素来大方,尤其是对裴六爷,真个是掏心掏肺。
裴六爷摆手:“你的嫁妆且收着吧,也不必全部拿出来,若咱们送的太贵重,恐怕有心人,还觉得咱们太过富贵。我想老爷子素来喜欢那些经文,不如我亲手抄写两本经书奉上,权当贺礼了。”
“还是再添一样吧。”庾氏道。
裴六爷这才道:“那就送一套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