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2 / 2)

也有些人言三语四,有说她要嫁给世子表兄的,也有一些人说她克夫云云。

当然这些话肯定不好让人听见,但是她影影绰绰也不是没听人说过。

老太妃、王妃和世子妃自然是对她都很好的,但她到郡主这里,多拨一些人伺候,可她又不是正经主子。若非是家里想着庆王妃能够帮忙说一桩亲事,她早就想回去了。

别人家里再好,也不如自己家。

杨茉见她浑然不在意,也不多说,只想着等李琚回来,这样她就知道了。

又说李琚这边过来后,别人见他年轻,虽然面上尊敬他,但并没有把他放心上。但无论如何,他也要展现一番,前世他没那个机会,建昌帝连对前皇后家的侄儿重用,可是对他这个宗室出身的却不给机会。

这个道理也很简单,晋王自己就篡位的,当然防止别人篡位,如今的皇帝是正常得天下的,他还是和老皇帝一样,用宗室多。

但是此番藩王再闹,恐怕他们也受牵连。这些藩地平日常常侵占民田,不得民心,正该速战速决才对。

想到这里,他又想自己去跟主帅说了意见,他不同意又如何?就像舍娘说的,你说你的,我做我的。

也没什么损失。

因此,他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就连如何派兵如何用人都说到了。

拿去主帅的时候,本以为还是和之前一样,没想到主帅竟然同意了,李琚顿时觉得神清气爽。

三月初提的意见,三月底,两位造反的藩王就被押解进京,其跟着造反之人,格杀勿论。到了四月底,李琚就已经到京了,他一身银甲,意气风发,庆王府的人都是人人跟着自豪。

连庆王这样素来嘴毒的人,看着儿子这般,都跟着激动不已。

“父王、母妃,儿子幸不辱命,总算是回来了。”李琚说完还嗑了几个头。

庆王自己也在前线打仗回来的,见儿子也全须全尾的回来,还受到皇上赞扬,既欣慰又畅快:“等会儿我们父子畅饮一番。”

席间他们俩人说到国家现在磨难颇多,又打了几场仗,穷了不少,真不知道再出事了如何是好云云。

李琚却问道:“父皇,晋王如何?”

“也无怪乎先帝在的时候欣赏他了,我们这次能退鞑靼,可全部仰仗于他啊。”庆王倒是不揽功,是真的觉得晋王挺有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