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3 / 3)

可是流民?已离去好几日,我家却突然出了贼,原是一流民?女子不愿再继续流窜,藏在了我家后的一座破庙里,没有吃食便?四处偷窃,后被我母亲当场捉住。她苦苦哀求,磕破了头,请求母亲收留,只?说给一口饭吃,她愿意下地?干活做工养家,只?要不赶她离开?,什么苦她都愿意吃。母亲原本?拿定主意,听?了这番哀求也有所动摇,最终点头答允。”

也不用?动什么脑筋,梁道玄便?猜出了这个女子便?是当今的徐夫人。

“我与此女没有什么交集,那时我已有些读书的眉目,日常借住在县城附近的叔祖家中,叔祖家也是务农的,我便?帮助做些农活,闲暇去县城读书,隔两个月回乡探望母亲,与她见面次数屈指可数。”徐照白至此,才第一次轻轻叹息,“母亲喜爱她勤劳能吃苦,又孤身一人,无需媒聘之礼,省心省力,便?要我在十六岁时,娶她做媳妇,为家中传宗接代。”

事已至此,梁道玄再说什么他觉得考功名改变家中境遇比较重要也没什么意义?了,这是既定事实。

“即便?没有与郡主的孽缘,我也不会?答允。那时我志在科举求业,无心此事,无奈母亲紧迫,又以死相逼,我不肯就范,也无法讲通道理,干脆一走了之,去县城做了些日子的苦工,攒了些盘缠,上路赶考。然而我不知道的是,在我走之后,母亲以我的名义?,请人写了聘书,觅得媒人,又找来?里正耆老做征婚,用?家中唯一一只?母鸡代我本?人与那女子拜堂成亲,宴请宾客。”

梁道玄听?得耳中鸣叫,许久才道:“根据我朝律法,此举乃是淫祀迂俗,虽偏远之地?尚有余传,却不和当今礼法,无论?男女若以此为婚定,又有见证在,只?要无有夫妻之实与子嗣在膝,便?可将聘书交由地?方县衙,宣为无效。”他曾经很认真研究过本?朝的律例,所以说得非常笃定。

“梁少卿机敏过人又博闻强识,可是我朝法有典刑,却有的是人和办法,能让其如废令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