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2 / 2)

句话说,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客观规律也是要认的。

这样?一来,后面的字句就显得十分有力度。

有些地方在?本朝建祚之初,饱经战乱,想要这些地方富庶如斯,就要多调集人手人力,结合地方的现有条件,在?不虚耗民力的基础上,“为民竞利,徐图丰荣”。

而真正的困难,就是将以上行为细化,正所谓“一道之广,一策不支”,还应落到县以下地方衙门,由下而上,报听施政之难,由上而下,估评难之所在?。

言及此处,梁道玄觉得自己已经写得足够具体?,可还差一些升华与?强调,一是增添文章的格调与?笔力,二是这毕竟是个科举考试。

“伏惟圣朝百载洪基,亦其微乡。先皇遗仁德芳,天地纵广如一十六道,亦可盛也。天地之清明,可昭日月,江河之东往,可表苍茫。”

有了?基调,还得锦上添花。梁道玄知道自己文笔绝非华美雕琢之类,却善于字句间的巧妙布局来实现笔力的创显。

这时候最好是来一段漂亮的排比,可又不能用力过猛。以史为鉴是上佳的选择:这样?既有前人史籍中脚踏实地的正例可以让文章落地不显虚浮,又能彰显自己的阅读量值得入榜上举,更近一层。

梁道玄这一年补了?不知多少?史书阅读题,写下这段简直可以说是信手拈来:

当今皇帝乃是幼主?临朝,题目所问问题确实存在?,但请给?现在?的朝廷和圣上一点点时间。不要惧怕眼?前一时的困难。

如果?宜安之战中,秦没有败于赵国,那也未必会有“奋六世之余烈”②的扫清六合;

如果?没有篡位的王莽,光武帝也不会有中兴之良机;

如果?乱臣贼子不以唐隆之变乱纪于朝纲,玄宗也把握不住时机,一朝力挽狂澜。

一切困难都代表机遇。

当下的问题绝不是单纯的困难,而是挑战和未解决的功绩,等待圣上和贤臣们一道并肩携手解决,这是时代赋予的绝佳时机!一旦把握,圣名?必当垂范千古,盛世何愁不润泽四方?

很好,结尾就这样?写!

誊写完毕,已是点烛时分,巡考已开?始收卷。梁道玄再查验一遍,确认无误,借着最后的夕阳,递交出自己最重要一科的答卷。

这时,他才感觉饥肠辘辘与?疲惫压身。

幽微的烛火随夜风摇摆,初秋闷热稍稍减缓。梁道玄取出入贡院时因检查夹带而被戳烂的糕饼,用木汤匙舀着入口,可是实在?太干,考场不是书房,没有温度适宜的茶水亦或甜汤,他只能吃一勺糕饼碎屑,就一口凉凉的水。

饶是如此,因饥饿作难,他还是吃得飞快,解决了?整天的餐食。

疲惫就在?饱腹后袭来。

梁道玄勉强侧躺在?又是条椅又是床案的木板上,盖好薄被,略去寻常在?家中一系列洗漱保持清洁的步骤,唯独漱了?漱口。

眼?睛一闭,筋疲力竭席卷全?身,他的意识在?剧烈的活跃后归于沉寂,什么都不再思考,沉沉睡去。

第27章 吞舟之鱼(二)

“这?……这?题目, 哎!我是真?的老糊涂了!”

陈棣明叹气敲腿,新裁的纸叠要被他揉烂在颤抖的掌心。

崔鹤雍眼见他焦躁的懊悔由衷而发,忙问:“京畿道解试的策题可有不妥的地方?老学士,您慢慢说。”说罢亲自奉茶。